根据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公告,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壹桥)已于2010年3月5日通过了发审委的审核,目前已经进入了上市挂牌前的整装待发阶段。
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这家被冠以“今年辽宁省首家获准中小板IPO的企业”,在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却存在诸多疑问。记者通过对公司主营业务相关变动,以及财务报表、增资资产等很多环节分析,发现其中都有避重就轻甚至偷换概念的嫌疑。专家指出,如果大连壹桥在招股说明书中出现问题,则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误导和伤害。
产品表述偷换概念玩弄文字游戏
大连壹桥主营产品为虾夷贝苗、海湾贝苗和海参苗,2009年三者的占比分别为42.56%、19.87%和27.81%。在其产品结构中,仅苗种所占的比例就高达九成多。“‘苗种’和‘成品’的区别,虽然是个常识问题,但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却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背后用意可能是规避苗种对公司业绩的潜在影响。”有知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相关人员介绍,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渤海冰情是近30年来同期最为严重的一次。作为一家“靠天吃饭”的养殖企业,大连壹桥的经营状况是否受到此次冰灾影响呢?保荐机构在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是如此表述的:“公司主营业务为海珍品苗的繁育、科研与销售,其中主导产品为贝苗(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一般从1月开始购进种贝,二三月开始产卵孵化,直至4月移至海上暂养前均在苗室内繁育,因此渤海结冰对公司贝苗的繁育未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
然而,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就此提供的依据却是“虾夷扇贝”生产未受影响。由大连市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出具的《关于渤海结冰对长海虾夷扇贝养殖影响的说明》称:“2010年1月份,受全球性寒冬气候的影响,渤海海域出现大面积结冰,但由于长海县自身地理位置特点使得虾夷扇贝主要养殖区域并未受到影响。”
“此处陈述有偷换概念之嫌。”这位知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长海县渔业局出具的说明只是在说当地的虾夷贝养殖区没有受到海冰影响。但成年的虾夷贝没受到影响,并不代表虾夷贝幼苗不受影响。跟人一样,动物也是幼小的抵抗力较弱。”
数据显示,2009年公司海参实现销售收入为1035.64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6.76%;而当年海参苗销售占比则高达27.81%。显然,“海参苗”销售情况的变化比“海参”销售情况的变化对公司主营收入意义更大。但是,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对冰灾给“海参苗”带来的影响只字未提,仅对海参养殖做出描述:“公司目前海参均为围堰养殖,水深达2至3米,而本次围堰结冰厚度一般仅为30厘米左右,根据公司对围堰抽点破冰后的实际盘点情况,公司围堰海参生长情况良好,未因本次结冰造成损失。”
“这显然是回避要害问题。”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说,渤海冰灾对海参的养殖和育苗均带来很大影响。据当地媒体报道,即使在室内养殖的海参苗,也因冰灾而“光吃不长”,“发育缓慢”,造成“变相减产”,而海参则受低温环境影响,很多或被冻伤或自杀死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