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鼓励在地方存量债务清理中,通过PPP模式转化为企业债务的地方性融资不纳入政府债务;同时对于部分在建项目而言,亦需优先通过PPP模式进行推进。旋即,A股市场“PPP概念”火了起来。
绿靴求证:
1、政策扶持方向已经明确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已多次发文大力推广PPP模式,运用于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存量地方债清理工作中;而财政部此前亦在研究设立有关PPP的融资支持基金,扶持该模式起步。
2、更大的投融资规模预期
和传统的债务融资相比,PPP的项目融资体量将会更大。PPP推进有望对同大体量项目相配套的大型基建类公司构成利好,行业的集中化整合进程会深化。
3、社会资本的盈利性或“有限”
和国内较高的无法风险利率相比,投资PPP的期限长,实际收益并不太高。PPP业务的收益属于适中水平。但,长期资本主导,有利于产业型资本,不同于以往主要是投融资“中介”机构获利。
4、资本创新化解“期限难题”
日前监管层曾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随着当下资本市场的各类创新正在加速;资产证券化等工具的引入或将化解PPP类项目融资的“期限难题”。
智COOL分析:
海外PPP业务涵盖交通、卫生、国防、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内PPP的业务扩容,可望给予参与PPP运营模式项目的上市公司更多的业务空间。
PPP和传统地方债的模式有根本区别,前者强调专款专用,后者属于项目融资,类似于BT模式的升级版,二者在融资偏好、资金成本、期限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别;大量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能否在政策支持下很快开展起来仍然有待观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