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大增 多省份结存额偏离“红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3/2015 10:47: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为7083亿元,比2009年增加4218亿元,年均增长近两成。在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医保基金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多省份统筹基金结存偏离“满足6至9个月支付需求”的红线。

  剧增 医疗费用年均增长近两成

  人社部近日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为7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比2009年增加4218亿元,年平均增长19.9%。

  具体来看,普通门(急)诊次均费用为157元,比上年增加6元,比2009年增加44元,年平均增长6.8%。门诊大病次均费用为466元,比上年增加3元,比2009年增加68元,年平均增长3.2%,住院次均费用为10095元,比上年增加402元,比2009年增加2465元。

  此前由复旦大学牵头的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度增长率为14.33%至18.24%,明显高于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8.97%的粗增长率。

  “物价的波动和卫生费用的变化不呈正相关,而且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中任何一方卫生支出的涨幅都超过物价涨幅。可见,物价波动对卫生支出的影响有限,不是卫生支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文学国表示,四年来,个人卫生支出金额大幅上涨,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巨大投入并没有减轻个人的直接负担。

  专家认为,人均医疗费增长速度过快,严重侵害公共利益。如果人均收入增长率低于医疗费增长速度,意味着看病负担逐年增加,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发生。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采取综合措施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间的利益链,完善医药费用管控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到2017年,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承压 多地基金结存偏离“红线”

  高企的医疗费用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也给医保基金造成巨大压力。

  《报告》显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结存持续增加。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存5537亿元,比上年增加731亿元,增长15.2%,比2009年增加2876亿元,年平均增长15.8%。

  相比之下,基金的支出增速更快。2014年,基金支出6697亿元(统筹基金支出4160亿元,个人账户支出2537亿元),比上年增加867亿元,增长14.9%,高于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比2009年增加4067亿元,年均增长20.6%。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此前曾表示,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存全部花完。在城镇居民医保方面,2013年全国有108个统筹地区出现收不抵支,医保资金已经不堪重负,而且现在各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均超过收入增长率。

  按照制度设计,统筹医保基金结存需保证6至9个月的支付需求,若偏离这一“红线”,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出现问题。医疗保险基金结存过多在2009年之前曾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2007年,统筹基金的结存率高达34.8%,平均结存达21.5个月,其中累计结存最多的广东达到56.2个月。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初步统计发现,如果按照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支出比例8:5的比例测算,2014年,有三个省市在达到这一制度设计目标时可能存在困难。2014年,天津市基金支出185亿元,但统筹基金累积结存只有2亿元;湖北省基金支出217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79亿元;贵州省基金支出87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仅23亿元。此外,重庆市基金支出156元,统筹基金结存为69亿元,也正接近“红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于保荣认为,医保基金目前总体还是结余的,但这种结余一是历史上沉淀下来的, 二是全国总体的数据,具体到当期和某个地区,不一定有结余。

  随着参保人口结构变化,基金的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受到影响。华中科技大学此前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到2024年将出现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元的严重赤字。

  建议 加快发展商业健康险

  专家认为,为构建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除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措施外,还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其中加大商业健康保险支持不可或缺。

  从世界范围看,医疗保障责任多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为1.3%,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10%以上,美国高达37%。

  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较快,已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产品多达2200多个,涵盖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保费收入达1123.5亿元。不过,由于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和医院的合作不紧密,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率、诊疗支出等信息,保险公司无从获得,保险费率的制订因此缺少科学指导依据,健康险产品盈利水平堪忧,市场规模仍有限。

  在中国平安近日举办的《中国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及医疗福利报告》发布会上,平安健康险营销总监尚教研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就诊支出数据分析,社保目录内报销比例仅为48%,其余52%的医疗开销均须由员工自行承担,这些都使得员工面临一定的医疗开支压力。

  事实上,政府在继续增加对医疗保障的支持的同时,多次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鼓励政策。去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商业保险发展体系;今年5月公布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序幕。

  “如果我们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就能够构筑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有机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这可以有效增加医疗保障供给,降低老百姓看病个人承担费用比例,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业内人士称,多重利好因素促进下,我国商业健康险有望进入快车道。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健康险年均增速约为25%,2014年市场规模达1587亿元,增速提升至41%,预计5至10年内将达到万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