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经济贸易>报告>  正文

《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摘要发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2/2015 10:09:58   来源:中国银行业

  自1998年托管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到现在,托管业务经过十多年发展, 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末国内银行业托管资产规模达到54.12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了54.72%;托管产品涵盖基金、信托、保险、年金等13个大类,托管费收入达到370.52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17.78%。

  目前,国内金融脱媒趋势明显,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导致银行净息差受到挤压,汇率风险加大,银行业转型需求迫切。加快发展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抵御经济金融波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选择和必然要求,并逐步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性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贡献度不断提升。

  新常态下,资产托管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崛起,将为资产托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使资产托管行业升级转型,向综合化、平台化方向发展。

  资产托管业务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托管业务品种从单一走向多元,服务内容由基础的保管结算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托管主体也从最初的五大行扩大到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末全行业托管资产规模22.39万亿元,2013年末达到34.98万亿元,2014年末达到54.12万亿元,托管规模年均增速超过50%。主要托管产品规模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银行理财托管,占比22.03%,信托财产保管,占比16.09%,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占比14.74%和保险资金托管,占比12.86%。

  各类托管产品规模占比发生变化,其中占比上升的三类产品为基金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上升了5.17%、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上升了1.59%、QFII资产托管上升了0.07%。其余产品占比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QDII资产托管下降了0.11%、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下降了0.25%、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下降了0.26%、股权投资基金托管下降了0.27%、保险资金托管下降了0.76%、养老金托管下降了0.81%、银行理财托管下降了1.21%、信托财产保管下降了1.25%和其他资产托管下降了2.17%。

  总体来看,托管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与资本市场蓬勃发展高度相关,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4.54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5.88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7.95万亿元,信托资产管理规模13.98万亿元,相对应的资产托管规模分别为4.4万亿元、4.5万亿元、7.98万亿元和8.7万亿元。

  同时,我国托管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托管业务开展早期,托管主体以国有五大行为主,托管产品较为单一,以封闭式基金为主,托管服务内容相对简单,托管业务营销主要依赖银行的渠道销售优势。然而,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国有五大行完全占据托管市场的格局被打破。一方面,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截至2014年末,全市场共有38家托管机构,其中27家商业银行、10家证券公司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另一方面,价格竞争日趋明显。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全行业托管费收入分别为213亿元、314亿元和370亿元,分别上涨47.65%和17.79%,明显低于托管行业规模56%和54%的增速。托管业务倚重规模效应,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托管主体为了做大规模而降低费率,从而引发激烈的价格竞争。

  资产托管业务战略地位提升 助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多层次资本市场日臻完善的趋势下,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快。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中高速增长成为决定我国经济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资产托管机制的引入,能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实现社会资金规范化运作,提升社会信用水平,防范道德风险,提高交易及投资管理效率,保障各类投资者财富安全,促进资本市场繁荣及跨境资本流动,防控金融市场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商业银行需积极调整业务增长模式,从资本依赖型逐步向低资本消耗型转变,银行利润来源由存贷利差向中间业务收入倾斜。资产托管业务具有不占用经济资本、收入稳定、成本较低、资金沉淀稳定、业务协同效应显著等特点,是一项 “资本节约型”的中间业务,对于拉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收入结构调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资产托管业务对商业银行在存款理财化趋势下稳定存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投资理财产品在资产配置、清算周期和交易赎回安排上存在差异,按照监管要求及产品投资运作需求,投资资产需在托管账户中沉淀一定比例的闲置资金,使得银行存款能够以各种理财产品的形式、通过托管的通道重新回流至商业银行。与普通存款相比,托管存款多数以活期存款方式存在,资金成本低、资金量大、稳定性较高,因此托管业务成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争揽存款的有力产品载体,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存款来源,确保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实现稳健发展。

  资产托管服务升级转型 向综合化、平台化方向发展

  新《基金法》的颁布和监管机构的资管新政打破了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分割的局面,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均全面介入资管领域,使得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竞争、创新、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开放、多元、包容的竞争格局。

  为适应不同资产管理机构的服务需求,资产托管行业提供的服务逐步从以资产安全保管、清算交收为核心的基础服务向以基金行政、现金管理、绩效分析与评估等高附加值、综合型的增值服务升级。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外先进托管银行的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主要利润来源,与之相比,我国托管银行的增值服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综合化服务的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连接商业银行内部投资理财、代理推介、项目推荐等业务条线的纽带,资产托管部门通过对内建立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动机制,充分整合项目、资本及渠道等业务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和运营效率,将资产托管业务打造成为连接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业务撮合平台,为终端客户提供包括从产品设计、资产推荐、销售渠道等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作为对接外部投资、融资双方的桥梁,资产托管行业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汇聚中心、资源整合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的综合服务优势,整合投资、融资双方的需求,将托管服务从投资链条的后端向投资链条的各个环节渗透,通过当事各方紧密协作,将各方利益与托管业务平台的利益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建立互补共生的行业生态系统。

  托管服务范围和对象扩展成为推动资产托管业发展新动力

  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的蓬勃发展,跨境投资通道进一步拓宽。2014年基础设施跨境投资、资本市场跨境投资、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人民币国际化驱动下,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服务范围正逐渐由单一市场向多市场、由一国范围向全球范围演变,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向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IE(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等制度下的跨境投资主体转变,各种以人民币为载体的投资工具带动的托管服务需求,正在为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3-5年,将是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国内资本向海外投资的加速时期,也是我国资产托管行业向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时间窗口,将为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成为金融领域创新发展的一大热点,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理财等业务呈现大众创新、百花齐放的发展状态。在上述互联网金融领域中都存在着资金所有人、使用人与第三方平台角色分离的情况,从而引发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构建有效的制衡机制、促进信息透明、防范道德风险正是托管制度的价值所在。通过引入第三方托管人、托管账户等对第三方平台及使用人进行监督从而实现客户资金的安全,有利于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平稳发展。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的业务形态正在为资产托管行业创造新的服务领域,托管业务正逐步由传统的资本市场领域向互联网金融以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渗透,未来资产托管业务将成为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重要纽带,成为跨市场通用的综合服务平台。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为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资产托管机构作为横跨各类金融市场的主体,可以为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提供金融资产服务,利用掌握的海量数据可以有效拓展托管增值信息服务。以此为突破口,我国资产托管行业可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业务拓展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传统托管业务向资产服务业务的转型。

  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惠民生政策,民生领域资金具有规模大、用款周期长、使用范围广、参与机构多等特点,对托管服务需求旺盛,为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资产托管行业可以发挥安全保管措施得力、支付清算服务高效、监督用途方法有效、信息披露充分客观等优势,为社会保障、公益慈善、房产建设、教育培训领域资金提供托管服务,协助政府落实惠民政策,延伸托管产品服务范围,加快托管产品与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