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低毛利药品“降价死”、药品招标“唯低价是取”日益明显等多重定价困局后,从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了近20年的“药品政府定价制度”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5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值得思考的是,此次政府取消“政府定价制度”后,突如其来的药品价格放宽政策会不会导致药品价格暴涨?在这场医药行业20年来最大政策落定之后,谁会先尝到第一口“骨头汤”?
6月起松绑药价
一直被业内广为关注的《通知》的最终出台,比此前业内预计的7月1日提前了一个月。
根据《通知》显示,从今年6月1日开始,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市场流通的药品大约8000多种,其中常年流通的2000多种。其中,医保药品、专利药和独家药、血液制品和精神、麻醉药品共2700种左右,占市场药品的23%左右。也就表示除此前77%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外,此次剩余23%的药品中绝大多数药品也将放开。
事实上,这是自去年5月我国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售价以来,国家对药品价格监管开出的“新处方”。而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意味着,施行近20年的“药品政府定价制度”将正式终结。
相关资料显示,1996年9月,国家计委颁布了《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价格主管部门对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零售限价)管理。
“从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方式本身来看,也存在明显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地方。”5月5日,发改委在回答媒体改革时机选择时表示,药品价格管理面临的体制机制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药品市场充分竞争,公立医院销售药品价格全部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确定,医保控费能力和药品价格市场监管能力也明显增强。这些变化,为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创造了条件。
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政府的药品改革,或许会导致市场短时间的药价上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药价上涨的趋势也是暂时的,并不会对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影响。
将利好血液制品企业
“从此次药品价格放开整体思路上看,此次改革不但利好于医院和患者,更利好于血液制品企业和品牌OTC企业。”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直言。
据了解,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年基本需求量为8000吨,而采浆量仅在4000吨左右,缺口过半。以人体白蛋白为例,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国内该药供应紧张、市场交易价格持续上涨,此前发改委从2007年9月就开始对该产品进行限价,时至今日该产品仍是比较稀缺的产品。
记者致电多家血液制品企业,多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某些血液制品产品确实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公司仍按照国家规定出售产品。对于取消药品限价一事,他们亦是在观察之中,公司还没有对该事件公布新的决策。
除此之外,药品价格放开,OTC企业将获得提价权利,多位人士指出品牌OTC有提价能力,未来价格会逐步上调以体现品牌的溢价,不过,OTC企业药价上升空间有限。
另据5月5日走访京城多家药店发现,此前因利润低而导致部分药品缺货的药店均已开始补货。当日下午,记者连续走访了包括金象、同仁堂(600085,股吧)在内的几家大药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少价格低廉且常用的药品其实供货充足,无论是常用的红霉素软膏还是维生素C片都能买到,以往“廉价药”难觅踪迹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保资金趋紧及看病贵的民生压力下,“降药价”的思路仍将持续。在目前药价体系中,医保部门作为付费方,参与药价形成较少。而未来医保部门有望接手药价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降低药价的目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