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下称:“2015食品安全工作安排”),在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但影响国内食品安全的案例依然不断见诸报端。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3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食品安全工作安排”,对今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并要求,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
半个月后,有山东消费者在食用当地销售的海南产“毒”西瓜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随即,食品安全再次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本土食品,就连进口食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
4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也发布了《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表示我国2014年进口食品已达482.4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4.2倍。
不过,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糕点饼干类等产品位列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前10位。除此之外,其他9种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种类分别为: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乳制品类、酒类、调味品类、水产及制品类、其他加工食品类、干坚果类。
深圳市思格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高瞻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食品安全问题跟老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牵涉到老百姓当前的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子孙后代。中国发生这么多的“毒牛奶”、“毒豆芽”等问题,不仅摧毁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也摧毁了出问题的食品相关产业的发展,数以千计消费者赴港澳等地抢购进口奶粉就是最好的说明。
罗高瞻还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酝酿国内矛盾的源头之一,对食品安全问题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因素之一,要保证人们基本食品安全,就应该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食品违法就应该对违法者罚到倾家荡产,让其在食品问题上不敢违法,形成震慑作用。
记者从“2015食品安全工作安排”中知悉,食品安全涉及到近2亿的小农户,又有几十万家小作坊,产业链从田头到餐桌还十分漫长。虽然工作十分复杂,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农产食品的源头生产,施用过量的化肥农药,土壤污染严重;其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主要包括婴幼儿奶粉、肉制品、食用油等问题较多,其三是某些专门区域问题屡现,比如城乡接合部。
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从中可以发现,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为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尢为重要。
可喜的是,我国食品安全机构自去年进行重大调整以来,国家层面与省层面机构已调整到位。目前比较薄弱的是县乡监管体系。如何加强县乡基层监管力量,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十分重要。今年工作布置提出合理划分省、市、县、乡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关系。加快完成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任务,抓紧职能调整、人员划转、技术资源整合,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尽快实现正常运转。健全乡镇(街道)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建立重心下移、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 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监管员队伍。
不过,食品安全监管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涉及到太多的环节参与,必须完善社会共治体系来布下天网,搭建社会共治平台十分重要。
“食品安全问题从农民、生产商、销售商、决策者到消费者的各领域采取行动,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应对食品安全是一系列的监管,不光是需要司法体系的完善,也不光是需要食品生产商的监管的加强,还需要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以及现在社会上信任的增强。”中商产业研究院食品行业分析师陈天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为应对多地食品安全频发,各地质监部门纷纷亮剑,“新办法、新规定、新机制”相继落地。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出重拳防控食品安全,所付出工作显而易见。但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够健全,造成监管乏力,难从根源上得到遏制。
业内也普遍认为,食品安全要得到有效监管与防控,核心问题是解决“行政放权与权力分散”等难题,以此强化监管机构,从而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罗高瞻认为,中国食品监管体系目前处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但是革新的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对当前错综复杂现状的有效管理。一旦发生问题对食品企业影响非常大,多数情况下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考虑,经常不了了之。这是食品监管体系建设中碰到的最大的障碍和阻力。要保证食品安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不可避免。
“在高强度执法的氛围下,不能忽视对食品企业的保护,创建食品企业品牌非常不容易,品牌企业的消亡对整个产业的影响非常大,政府应在食品安全方面多对企业提供帮助,帮助企业提升食品质量保证,毕竟惩罚不是目的。”罗高瞻说。
陈天宇则认为,食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诸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往往涉及部门利益。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执法的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起社会诚信体系。
“我们现行的监管体系有”一个部门“和”多个部门“的监管模式,我们应该取两种模式的长处,提高综合协调的能力和权威性,并拥有执法的权限措施。”陈天宇表示。
据了解,辽宁省在全省100个区县中,已经有99个组建了市场监管局。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强化县级政府统一市场监管职能的机构改革,初步到位。
辽宁省编委办副主刘自康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改革前,我国对市场领域的监管实行分段管理。产品在生产企业,归质监部门;在市场流通销售后,归工商部门管理。对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后,普遍实行“登记审批一个窗口、监管执法一支队伍、投诉维权一个部门”的服务监管新模式,构建起一个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市场全过程的区级监管体系。
而在此之前,当地食品安全一直处在各个部门机构共同管理之下,管理的主体得不到明确。
罗高瞻表示,集中权力加大监管力度是改革的第一步,比之前的多个部门各管一段监管效果要好很多,对全国整个食品监管改革有着示范作用。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弊端,食品安全监管牵涉面太广,涉及到环境安全,以及生产、流通、深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的安全控制,光靠一个部门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管理,还应该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