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农业>  正文

科技+合作 展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8/2015 14:55:5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用2万多伏的高压电场给草莓种植防虫,这种农业科技创新让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参观者们都啧啧称奇。“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带电栽培模式,在完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杜绝了病虫害,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带电栽培只是本届农业嘉年华所展示的百余项农业科技创新之一,这些农业新技术涵盖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物联网调控、立体栽培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多项现代农业的前沿科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食物生产问题严峻,这些都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来解决。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文件在破题文件中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本届农业嘉年华也首次由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开幕当天,北京市农委、天津市农委、河北省农业厅共同签署了《推进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旨在推进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本届农业嘉年华首次设立了天津馆和河北馆,京津冀三地的特色农业、民俗文化和优质农产品得以同台亮相。参观过河北馆的反季节葡萄种植后,北京市民邱先生对 记者说,“没想到河北的大棚葡萄熟的这么早,而且品种很好,和家人决定去趟河北参加葡萄采摘”。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李永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河北应把京津巨大的市场作为自己农业开发的目标,不仅把农产品销售到京津市场,还要提供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把京津的市民吸引到河北消费。

  在未来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中,除了可以互为市场,该协议还指出,三地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建立现代农业人才及科研成果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联合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