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际动态>  正文

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或提至16%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22/2014 17:10:30   来源:dfdaily

  刚闭幕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设定了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诺亚9月21日表示,全球最大的29家银行提高后的资本充足率可能达到约16%,而目前这一监管要求为11.5%。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新闻稿也提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央行原则上支持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增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金、尤其是总体吸收损失能力,减少系统性风险方面的努力。

  为避免国际金融危机重演,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圈定了部分大银行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并对其实施一定的附加资本要求。根据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

  根据FSB的定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是指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给地区或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冲击的金融机构。该机构每年11月对这份名单进行审查和更新。

  而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设定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成为此次G20会议金融监管改革的一大进展。

  诺亚表示,约16%的资本充足率是初步拟定的计划,这将在11月举行的G20领导人峰会上公布。诺亚进一步表示,将到2015年底完成仿真测试,数个国家之前要求规定具有灵活性。最终规定要求还取决于研究结果。

  “大家都同意不要有太长过渡期,我们都认识到不应出台一种会限制银行放贷的机制,”诺亚说。

  目前,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16家来自欧洲,8家来自美国,5家来自亚洲。其中,中国有两家: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截至2014年6月,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14%,工商银行为13.56%,如提至16%或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来说,该指标的实现均会有较长的缓冲期,国外银行应该更为担忧。

  此外,G20还要求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进一步推进落实场外衍生品改革,要求FSB在布里斯班峰会前全面完成影子银行监管框架的核心要素。

  周小川在会议上表示,希望各国加快实施关于衍生品交易监管方面的改革,并开展监管合作;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存在的问题各异,对影子银行应作进一步分类,以更准确地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