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工信部等政府部门近期将会出台相关文件,来支持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以化解医药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事实上,自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一直都停留在“药改”的浅水区。而上年底三中全会决定,医药改革将进入“医改”的深水区。不夸张地说,2014年必定是医药行业的政策大年,甚至有可能成为由“药改”转向“医改”的元年。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发达国家明显落后,看病难、看病贵是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2009年实施新医改,实行全民医保以及降低基本药品价格。截至2012年,医保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基本药品价格也比2009年下降了3成左右。不过,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部分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障碍。一个是医保双轨制造成城乡医疗水平差距巨大,激发社会矛盾;另一个是医院与医药企业联系紧密,造成长期“以药养医”的怪状,滋生腐败。
行业整合“药改”历久弥新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过去几年陆续有出台改革措施,主要都是集中在药品价格方面。除此之外,上年掀起的医疗反腐也有重大影响,外资药业遭到重创。在上月底广东基本药物招标中,中药一枝独秀,化药竞争惨烈,外资药基本都弃权出局,政府支持本土药业的策略效果显现。同时见到,化药等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行业洗牌势在必行,所以才有支持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的政策即将出台。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可以提高医药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和研发能力,便于监管的同时有助于推动价格透明化机制。
引入社会资本“医改”任重道远
今年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提到支持和落实社会资本办医,以及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竞争机制,旨在倒逼行业升级,同时也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事实上,实施新医改以来,截至2012年,非公立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比例已经达到42%至9786家,但诊疗人数占比仅为10%,部分原因是非公立医院医疗水平较公立医院仍有差距,较高经营成本也导致更高医疗费用。此外,社会资本已经开始以不同形式进入公立医院,传统医院模式将难免被打破,“医改”将会由内外同时进行。
可以预见,今年医药行业将会有更多措施出台,覆盖范围包括医院、医药企业到双轨制、“医药分家”等。期间将会有许多机会出现,例如药房托管作为“医药分家”的过渡模式,将会逐步瓦解医院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垄断地位,医药公司的地位迅速提升,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投资机会也正蕴含其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