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产业园”里能否走出 神经精神医学发展的一条新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7/2013 17:10:27

     

     神经和精神疾患以及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访谈专家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于欣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曾科 北医健康产业园董事会秘书 

     陈乃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徐志卿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所常务副所长 

     张旗涛 北大国际医院医疗管理部总经理 

     吴彦卓 双鹭药业研究中心主任

    

     ■对话背景

    

     2012年我国中枢神经市场同比增长约30%

    

     由于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对中枢神经类药物的需求高速增长。据新华网报道,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调研公司美国艾美仕市场咨询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枢神经市场较2011年同比增长约30%。

    

     这份统计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中枢神经类疾病市场规模将超230亿人民币,到2020年甚至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预计中国这一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增长速度远高于国际市场。

    

     为积极推动神经精神类药物创新,加强神经精神类医药科技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融合,加速神经精神类医药科技成果商业化合作与产业转化,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与北医健康产业园共同举办第112次生命科学前沿研讨会——神经与精神卫生疾病协同创新研讨会。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聚集神经精神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学研用”交叉融合的合作创新机制,创建一个神经精神新市场并有效促进神经精神领域市场的发展。

    

     ■专家观点

    

     陈彪:精神神经类疾病无论对病患、对国家医疗负担都有很大影响

    

     脑科神经这块,主要有几大功能,思维、运动与精神功能,这些功能方面的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诸如小朋友的自闭症、癫痫;中青年的抑郁症;50岁以后开始高发老年痴呆、帕金森等。同时,精神神经类疾病比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更加难以掌控,有些人在出生既带着潜在病原,有些疾病经常反复。精神神经类疾病无论对病患、对国家医疗负担还是对社会安定和谐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于欣:神经和精神疾病治疗的未来就是交叉融合

    

     人体是一个整体,病人也不是按科生病的。具体到今天讲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发源地都是一个大脑。随着学科的发展,神经精神科分成神经和精神两个科。但是近期这两个学科又在融合。病人来求医、求得帮助,他的疾病完全可能是跨科、跨系统、全身性的疾病,这已经完全跳出某个器官,某个系统的概念了。而大脑的疾病表现,无论是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还是以精神功能行为异常表现为主,都无法完全细化分割。

    

     所以神经和精神疾病治疗的未来就是交叉融合。如在对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的治疗中,引入神经外科的技术、精神科的评估、神经内科的康复等,将现在的科室整合起来,给病人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曾科:构建神经与精神领域产业联盟

    

     面临这一空间大、盈利大的市场前景,以及缺少精神神经三科交叉融合平台的领域现状,我们产业园首先将目光聚焦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倡议整合神经与精神领域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优势资源,搭建一个产学研用相融合的服务平台,构建神经与精神领域的产业联盟,以共同推动神经精神领域的发展。

    

     我们不仅依托北京大学、方正集团的品牌优势,同时还拥有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全健康产业链优势,致力于发展成为集资金服务、科研服务、临床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第三方医药科研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