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卫生部:鼓励建“医联体”破解无序就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7/2013 09:08:05

  

      

     

     大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的“集团化”发展方向,目前被卫生部认可并鼓励。昨天,在卫生部医改专题媒体通气会上,卫生部医改办副主任梁万年介绍了各地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探索。他表示,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医联体”模式应是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

    

     “医联体”分两种模式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医疗联合体”是指一定地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组合起来,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院与三甲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远程会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

    

     梁万年介绍,根据目前的探索,“医联体”分为两种:松散型的技术协作联盟和紧密型的医疗服务集团。其中,紧密型“医联体”,集团内所有公立医院的人、财、物统筹管理,在大型公立医院和二级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梁万年认为,“医联体”或可以解决就医者“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的无序就医问题。

    

     构建利益、责任共同体

    

     梁万年表示,“过去,我们有一些做法是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做,往往是动力不足;现在要通过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使上下真正联动起来。”

    

     梁万年坦言,如果是紧密型的医疗联合体,确实存在着人事、编制、财政甚至资产方面的问题,“卫生部正在和有关部门研究,希望找到一些办法,推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克服构建、发展中的障碍”。

    

     ■背景

    

     近年来,“医联体”模式,尤其是公立医院集团化的探索曾广受质疑。“医联体”的主导者,一般是当地实力雄厚的三甲大医院。不少医疗界人士指出,大型公立医院应坚持公益性,担负起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治疑难重症的责任,而不是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报告中提出:控制大型公立医院单体规模扩张,鼓励探索通过医疗服务联合体等形式。这是卫生部首次明确鼓励“医联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