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抗肿瘤靶向药物春天仿制药洼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04/2013 10:19:14

     

     

     2012年,国家发改委两度调整药品价格,有“药中贵族”之称的抗肿瘤药物被涉及其中,部分毛利率较高的抗肿瘤药品自10月8日起正式降价。

    

     然而,这些不足以成为抗肿瘤药品行业迎来“春天”的阻力。

    

     据预计,2012年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75亿元,2014年将突破1175亿元,到2016年,此市场规模将约达1760亿元;未来几年的市场增速将保持在23%左右。

    

     生物仿制药成为新兴的价值洼地

    

     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5%-18%.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4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制药产品有望占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1/3.

    

     对此,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认为,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生物仿制药成为新兴的价值洼地。各国政府控制医药卫生费用快速增长鼓励仿制药的发展,到2015年将有640亿美元生物专利药到期,又给世界生物仿制药留下井喷式空间,预测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200多亿美元,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

    

     陶剑虹还表示,中国的审评制度上并没有生物仿制药的概念,对于生物仿制药的审评走的是新药程序,与原研新药审核程序的区别不大,国际上的大品种如EPO、GCSF、干扰素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均开始获批,但同一品种生产厂家过多,竞争激烈,并没有出现国产的“重磅炸弹”型品种。

    

     但中国生物仿制药的发展潜力巨大。陶剑虹指出,从政策环境看:新医改带来药品市场需求扩容,尤其是大病医保政策的出台,以抗肿瘤药为代表的品类用量提升,单抗类生物仿制药有望赢得先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应的支持政策将接踵而来。在审批方面,SFDA已经开始启动制定生物仿制药指南的相关工作,法规有望“松绑”;在生产监管方面,2013年,生物制品企业将率先通过新版GMP,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价格管理方面,首仿药定价从优;在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各地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纷纷向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伸出橄榄枝。

    

     对于中国生物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肿瘤学吴一龙教授也认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看法。他认为,要用国际视野看待医学,特别是肿瘤学的发展。科学是无国界的,有了国际视野,就能带来更多的新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造福更多的病人。吴一龙教授还提到,健全的国际视野要分两个方面,除了业务上的国际视野,更重要的还要体现在人文关怀上。

    

     靶向药物是发展方向

    

     谈及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前景和进展,吴一龙教授认为,免疫治疗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最近两三年有了浴火重生的感觉。而浴火重生,指的并非是证实了原有的方法,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免疫治疗该如何发展,即免疫治疗也应当找到特定的人群,所以他不太同意“免疫化疗”这一概念。他主张应当提“免疫靶向治疗”,他认这一概念才能反映出未来免疫治疗的方向,也就是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一样,都有特定的针对性人群,是可以找到标志物的。

    

     吴一龙还指出,今年在ASCO会议上提到的PD-1实际上就是免疫靶向治疗,这种药物是有特定靶向人群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中获益的,这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2年第48届ASCO年会发布专题报告显示:罗氏数据表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过继续接受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可延长生命。接受安维汀联合标准一线及二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为11.2个月,而只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为9.8个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广东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徐瑞华对此评论说,我们用了差不多半个多世纪跨出了一小步,而这几年我们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这就如同跑马拉松一样,越跑到后面越难,再延长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雅本化学董事长蔡彤对抗肿瘤药物发展趋势也表示相似的观点:2013年抗肿瘤药生产厂家会合并,重组,重新洗牌;同时医药的开发和投放更趋向于功能性细分,如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皮肤癌,结肠癌等等,鼓励医药创新,开发更多的一类新药,从趋势上看,靶向性的,低毒性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肿瘤药会有更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