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烟台药店也“上贵下贱”药监:正常营销手段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07/2012 11:09:58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进药店买药得蹲下选,因为位置显眼的货架上摆放的是效果一般的药品,但售价高、利润高,效果好又实惠的药品被摆放在底层的货架上。”买药是不是得蹲下选?港城是不是也存在此类现象呢?11月6日,记者调查了港城多家药店,发现在药品摆放方面确实存在“上贵下贱”的现象,药品监管部门表示这是药店的营销手段,医生建议药品不分贵贱,应对症下药。

    

     记者调查

    

     网传买药得蹲下港城也有“潜规则”

    

     近期,网上一条被热转的微博称“朋友多年跟药厂打交道,听药厂里老师傅说,去药店买药,一定要蹲下来,站着视线内的药全是提成高的,效果一般,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好药都在下面。”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11月6日,记者调查了港城多条街道的多家药店,发现在药品摆放方面确实存在“上贵下贱”的现象。

    

     上午10时,记者走进芝罘区奇山南街的一家立健大药房,记者以感冒为由,向店内工作人员表明想买一些感冒药,工作人员立即将记者领到了感冒药品区,指着货架显眼位置的风热感冒颗粒、四季感冒胶囊等药品向记者推荐起来,记者发现,药店工作人员推荐的这几种药的售价都在十几元,而往下一层的货架上摆放的其他感冒药价格均不足十元,最下层货架上的药品只有四五元。在南通路的一家中医世家药店,记者以相同理由购买感冒药,工作人员推荐的是售价12元的维C银翘片,当记者询问有没有普通的维C银翘片时,工作人员指了指货架最底层说:“那种三毛钱一包,效果肯定不如我推荐的这种好。”在其余几家药店中,药品摆放“上贵下贱”的现象也都存在,不少店内工作人员在推荐时往往会选上层货架的“高价药”。

    

     市民说法

    

     市民选药怕麻烦店员建议多听从

    

     记者在多家药店内观察到,顾客在选择药品时,大多会听从店内工作人员的建议,即使有的顾客最初有自己的选择,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最终也会改变选择。

    

     53岁的张志勇告诉记者,他血压有些高,会时常去药店买一些降压药,“我比较怕麻烦,对药物也不是很了解,看说明也看不懂哪一种药更好,所以就会让卖药的工作人员给我推荐,推荐哪种我一般就会买哪种。”张志勇说。31岁的蒋玲说,她平时进药店买药会习惯性地在视线所及的那两层货架上挑选,从来没想过蹲下去看看最底层货架上都有什么药品,“我前两天在网上看见过要蹲下买药这个说法,看完之后发现确实如此,我之前都是买上层的药,很少往下看。”还有一些市民在买药时会点名要“贵的”药,理由是贵的药效果肯定好,反正不差钱,“我从小抵抗力不太好,冬天容易感冒,每次感冒都拖好长时间才好,所以每次买药我都会问问有没有好一点的,贵的无所谓。”

    

     监管部门

    

     按价摆放不违规属药店营销手段

    

     针对药品摆放“上贵下贱”的现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药品应分类摆放,比如,处方类和非处方类药物要区别摆放,内用药和外用药要区别摆放等。

    

     药品摆放与药品价格之间,没有任何规定与限制,“只要药店经营的是合法、正规的药品,不存在假冒伪劣等质量问题,怎么摆放就是药店自己的权利了。同一类型的药,通过不同的生产厂家和进货渠道,价格也会不同,这其中必然有利润相对较高的药品,而把一些售价高、利润大的药品摆在显眼位置是许多商家都会用的经营策略,属于一种正常的营销手段,并不违规。”

    

     医生建议

    

     药效药价无关联市民买药应对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药店工作人员推荐价格较高的药品时,推荐理由往往是价高的药品比价低的药品药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而有的市民在买药时也会点名要买贵的,针对这一现象,毓璜顶医院的医生建议市民不应根据价格盲目选药,而是应该“对症下药”,药品的价格与效果并无必然关联。据医生介绍,不同的人体质也不同,对药物的吸收情况也不同,药品在其他人身上效果好,在自己身上效果就不一定好,所以选药要根据具体情况。“患者购买处方药应到医院,根据医生的诊断拿相应的药品,或拿着医生的处方去药店购买,而购买非处方药时,也应根据自身病情,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