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控制浪费 拧紧医保支付“水龙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05/2012 10:09:52

      

     

     据WHO保守估计,目前被浪费的卫生资源占总资源的20%~40%。控制这种浪费,是各国医保体系都面临的问题。

    

     10月29日,北京市中医局、卫生局、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北京市将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引导患者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案明确提出,将针灸、刮痧、火罐、理疗、艾灸等系列传统中医治疗保健措施纳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

    

     将中医药纳入医保并给予政策支持的还有成都和甘肃等省市。2011年,甘肃出台包括城乡居民中医药诊疗服务费用全额报销在内的几十项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使中医药服务基本覆盖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从2011年开始,甘肃城乡居民住院、门诊开目录内的中药,或使用针灸、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医保和新农合将100%报销。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在《甘肃特色的医改之路》一文中指出,经过3年多的实践,甘肃省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省情和卫生工作实际,“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医改思路。

    

     经过3年新医改,我国医保覆盖面迅速扩大,而如何让有限的医保基金发挥更大的效能考验着执政者。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组织编写的《卫生系统筹资-实现全民覆盖的道路》报告指出,实现医保全民覆盖的道路从理论上简单归结就是,各国必须筹集足够的资金,减少对卫生服务自费支付的依赖,并改善卫生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性。

    

     其中,卫生资源使用的效率低下和不公平是医保全民覆盖的第三个障碍,更是我国当前推进医保改革的重点。据WHO保守估计,目前被浪费的卫生资源占总资源的20%~40%。减少这种浪费将极大地改善卫生系统提供优质卫生服务的能力,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控费,是各国医保体系都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建成全球最大医保网

    

     6月,国务院医改办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以下称《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的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我国已经如期全面完成了3年医改各项任务。

    

     《报告》指出,3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9~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为4506亿元,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3年新增投入12409亿元,比既定的8500亿元增加了39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新增投入比既定3318亿元增加了361亿元。

    

     在政府医疗卫生资金的支持下,老百姓的医保覆盖面大幅提升。《报告》指出,到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其中,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8.32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2011年10月,摩根银行发布《中国医改的进展与未来》报告;11月,世界卫生组织完成《帮助中国建立公平可持续的卫生体系》独立评估报告;12月,世界著名的国际政策研究所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践行卫生改革政策:挑战和机遇》报告。3个报告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医改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3个报告都认为,中国新医改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和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医疗服务供方改革进展有限,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

    

     3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2012年已提高到24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54%、48%,均提高到2011年的70%左右。

    

     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大幅度提高医保补助和有关报销标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视,也是巩固医改成果、深化医改和惠及民生的需要。3年医改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目标,继续加大投入是巩固这些改革成果的需要。特别是在今后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改革需要更大的成本。

    

     如何管好来之不易的医保基金,保证老百姓的“救命钱”每一分都花到刀刃上,确实是对政府工作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