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太原新农合“先住院后付费”无一例逃费
全国省会城市首举超七成参合农民患者受益
本报记者田国垒
9月的一天,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农民张凤玲到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做产前常规检查。车刚进太原市区,张凤玲就肚子疼。“我女儿要提前生了,当时我吓得脑袋发蒙。”张凤玲的母亲刘桂香说,当时她身上就带了几百元检查费,要是住院连交押金都不够。
两人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后,医生告诉刘桂香不用急,“现在农民患者住院,签个协议就行,不用交押金。”还没等刘桂香反应过来,女儿就通过“绿色通道”被送进了产房。住院几天来,医院对她女儿和刚出生的小外孙照顾得很好,一直没人催她们去缴费。“护士让我们安心住着,出院结算就行。看完病才收钱,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刘桂香说。
今年8月1日起,太原在全市16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中实施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享受“先住院后付费”的政策。在省会城市大范围实行先住院后付费的新农合服务模式,这在全国尚无先例。
尽管太原市卫生局局长郝宝清称,“这一举措的目的是让农村急危重症、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缓解医患矛盾”,但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难免引起众人担忧:会不会刺激农民住院就医需求?如果新农合资金盘子紧张、甚至崩盘怎么办?如果出现很多赖账、逃账怎么办?出现不诚信的医院套取新农合资金怎么办?出现医院垫付资金不够、压力大怎么办?
实践是回应担忧的最好办法。时至今日,“先住院后付费”已实施两月有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0人次享受了“先住院后付费”,但没有出现一例逃费现象。
农民患者“拎包入住”
75岁的张全发来自太原市窊流村,记者见到老张时,他正坐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科的病床上跟护士聊天。老张患有糖尿病引发的肾病,是科里的老病号,每年都要来住几次院。和以往不同的是,最近两次住院,老张都不用交押金,他风趣地称自己是“拎包入住”,享受了贵宾待遇。
患者因交不起医疗费被中止医疗的事情屡见不鲜,不用交钱就能看病的事确实很少见。让老张得以享受“贵宾待遇”的“先住院后付费”政策详细规定,凡是符合住院直补条件的参合患者,可持本人太原市新农合医疗证(卡)、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复印件)等相关证件,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太原市参合患者“先住院后付费”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后,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就可直接住院治疗。患者出院时,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新农合补偿部分,补偿后个人应承担的费用由患者结清。
对于确实难以一次性结清的低保户和特困患者,此项政策规定:可持所在村(居)委会出具的低保或特困证明,经县(市、区)民政部门确认盖章后,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费用延期(分期)还款协议书”,然后再办理出院手续。这为农村低保、贫困人群提供了方便,让因经济困难而放弃住院治疗的新农合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为方便参合患者更好享受此项政策,很多医院大厅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置有“先住院后付费”温馨提示,窗口标识清楚,程序简单明了,只需持入院证在窗口签个协议就可入院。
以患者为本的政策加上贴心的就医措施,“先住院后付费”政策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过去农民看病都是小病扛,大病挨,攒够钱才去医院看,往往耽误了治疗。山区农民交费时,颤颤巍巍解开裤腰带,小心翼翼从内裤里往出掏钱,就怕丢了。坐在收费窗口的办公室,太原市解放军二六四医院经管科助理黄荣菊想起这些眼圈发红。她说,现在他们身体不舒服了,可以“先去看病,再慢慢筹钱,普通病症,基本上不到1万元就能解决。现在只有太原市的新农合患者,才能享受这个政策,要是能在全省普及就好了”。
截至8月9日,有712名参合患者享受到“先住院后付费”待遇。截至8月22日,有1763人受益,占同期入院人数的67%,特别是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先住院后付费”人数比例分别为86%、100%。截至9月21日,有3827人享受该项服务,占新农合入院患者总数的69.66%。截至9月28日,共有7312人次参合患者住院,其中5178人次享受了“先住院后付费”,占总人次的70.8%。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