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医改“手术刀”指向药品流通行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9/2012 10:10:11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对药品流通行业变革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图解决目前医药流通行业出现的药企并购政策障碍、医生拿药品提成、基层基本药物质量亟须保障、医院限制处方外流等四方面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意见》将对国内药品流通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记者9月17日走访并对比了实体、网络等不同形态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与医院价格,经一线销售人员及业内人士证实后发现:当前存在的同款药品售价差距较大现象,与药品流通环境不同有关,其中流通渠道不同和成本差异是影响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

    

     受访本报的相关专家认为,规范药品流通亟须政策引导;《意见》内容汲取了国际先进经验,政策导向符合国际潮流,执行细则值得期待。

    

     四项现存问题纳入《意见》

    

     所谓药品流通,是指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的过程。药品流通包括药品批发环节、药品零售企业医院门诊药房等三个环节。其中,医院药房作为具有垄断地位的零售环节,占据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

    

     业内公认这一现况极大影响了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虽然当前已有部分地区进行“医药分开”试点或采取“药房托管”模式削弱医院药房在药品零售环节的垄断地位,但困扰我国药品流通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据记者了解,为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确保药品及时配送到城乡医疗或零售药品终端,保证用药安全,本次《意见》将力图解决四项医药流通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从政策等各方面给予药品流通企业间的并购支持,减少流通环节和减少流通企业数量;二是规范医院药品流通程序,将医生“暗扣”(指药品分销企业给医生个人的提成)变“明扣”(指医院与药企间进行讨价还价,并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绩效考核);三是对承担基本药物配送任务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保护企业利润;四是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发展,医院不得限制处方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