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信部近日发函批复建设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原则同意实施方案并提出指导意见。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个国家级中医药生产原料供应保障基地。
“去年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因此工信部考虑将在全国药材数个主产区建立中医药生产原料供应保障基地。”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陇药产业办公室(下称陇药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基地建设的最初目标。
借力基地建设提水平
陇药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甘肃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比较大,约250万亩。但另一方面甘肃中药材种植仍较为粗放,期望能通过建设提升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水平。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是工信部依据甘肃省及定西市中医药产业的优势和特色,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而做出的决策,有利于加快当地中药材生产供应体系建设和提高中药工业原料供应保障水平。
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将覆盖包括生产供应,主要是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以及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目前定西市中药材相对集中,当归、党参、黄芪等十几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种植规模大、产品质量优的特点。同时,定西及其周边地区所产中药材数量多、品种全,并且拥有干燥凉爽的气候条件,是中药材集中贮存、分散配送的理想区域。
因此,加快定西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有助于发挥中药材产销区域优势,降低医药企业成本,促进中药工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今年8月10日起实施的《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将支持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以及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生产信息服务平台、供应保障平台建设等。
不过,正如工信部批复的意见中强调的,定西作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须结合实际,采取高效低耗初加工、储存技术,减少药材产后损失,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同时要督促企业加强生产废弃物管理,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意见建议要通过业态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基地建设成为高效对接药材生产者和医药企业的载体,走出一条现代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的道路。
记者获悉,定西方面也期望通过建设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吸引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到定西落地,通过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的种植,保障国内中药企业的原料供应。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