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食品药品安全案频发 中国重拳出击加大整治力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9/2012 09:10:02

      

     

     今年以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刑事案件数量急剧增长。 食品药品安全案件为何多发?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最新数据,仅今年1至6月,全国法院共受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犯罪案件688件,比2011年全年收案量高出近70%;受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330件,接近2011年全年水平。

    

     再往前,2011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05件,是2010年的2.75倍;受理危害食品安全案件367件,是2010年的2.16倍。

    

     从瘦肉精、地沟油到问题奶粉,再到甲醛毛血旺、毒胶囊,近年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数量保持了连续的大幅度上升的态势,而且作案手法越来越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不少公众甚至感叹:“究竟用什么药、吃什么东西才安全?”

    

     重拳出击,加大整治力度

    

     “案件上升幅度大,这是这几年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非常显著的特点。为什么上升势头这么迅猛?是不是可以认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机会多了呢?其实不能这么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苗有水认为,案件数量激增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几年司法机关加大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这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多次专项行动,公安机关加大了破案力度,端了很多制假窝点,查获的嫌疑人增多,移送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增多,那么人民法院受理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也就增多了。”苗有水说。

    

     公安部今年年初组织了打击制售瘦肉精、地沟油犯罪,打击销售病死猪犯罪和打击制售假药犯罪“三大战役”,成效显著。根据公安部日前发布的消息,全国公安机关对24个特大制售假药犯罪网络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00多个,涉案价值11.6亿元,抓获嫌疑人1900多名。

    

     司法机关扎实地推进整治行动,破获了许多大案,抓获了许多嫌疑人,因此法院受案数量呈现绝对上升的趋势。“综合来看,案件数量上升很快,但增长还会持续。”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