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中国将总结推广试点城市医改经验 2015年全面推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2/2012 12:07:03

      

     

     家国情怀推医改三年实践聚共识--我国深化医改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遇千难万阻,但由于推行者的家国情怀,全社会的理解支持,这一涉及13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在三年的实践中终于凝聚成共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制度优势”催生“阶段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走过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却迟迟没能走出医改的困境。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当时曾一度认为医疗卫生事业能够通过市场化来解决,因而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直到2003年,我国有医保的人仍只占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民和没有医保的居民,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医疗事业的属性问题从2006年开始得到各方关注,最终明确“在基本医疗上必须由政府主导,强调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医改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贯彻群众路线。这样的方向和路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取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前提。”

    

     短短三年,中国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药补医机制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破除;各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群;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2003年艰难起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进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已如利刃划竹般顺利,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同步推进和完善的,还有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截至去年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均超过95%。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说,“医改刚起步时,我们这些参与者、推动者,是决心大于信心、勇气大于底气。现在,信心和底气都增加了。”尤为重要的是,实践证明医改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路径是可行的,这比成效更为重要。

    

     “民生至上”成就“德政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