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孤儿药”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宣传和社会的关注,一度被忽视的罕见病开始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为了促进罕见病医疗学术及相关政策的发展,推进“孤儿药”研发,各路有识之士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报对“2012年海峡两岸罕见疾病医疗保障政策研讨会”上专家的观点和产业相关情况进行集纳,并试图为本土“孤儿药”研发找到可行之路。
罕见病患者不再没人疼爱,“孤儿药”研发不再没人问津;罕见病保障问题近日引起海峡两岸的共同关注。
继2011年“首届海峡两岸罕见疾病医疗保障与政策交流会议”成功举行之后,相关专家于7月24日再次齐聚一堂。当日,由暨南大学医学院联合广东医保研究会、广东红十字会、上海罕见病专科分会主办,健赞——赛诺菲公司协办的“2012年海峡两岸罕见疾病医疗保障政策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在此次研讨会上,针对国内罕见病诊治面临的现状,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的与会专家呼吁:“希望罕见病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分阶段地搭建全国及地方性罕见病组织发展网络,促进各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罕见病政策法规的建立,为罕见病群体提供急需医疗、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和支持。”
推动立法
“罕见病”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常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
上海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学会主委李定国教授表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家族以前没有人得过罕见病,所以和自己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大部分罕见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缺损的基因碰在一起,罕见病就有可能发生。换言之,罕见病不是一个单独的群体和数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碰上。”
在李定国看来,这不仅是医学科学的问题,更是典型的民生问题:“事实上,罕见病种类多达5781种,但仅1%找到治疗的方法,药费也十分昂贵。”
暨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夏苏建也指出:“对于这些有药可治的罕见病,其实是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
针对我国罕见病事业的现状,夏苏建建议:“我国可尝试采取的对策有对罕见病进行立法,在操作思路上先从可防可治的罕见病着手,范围由小到大,在操作步骤上可以借鉴中国台湾、美国和欧盟的经验,多层次、多部门参与。”
自美国1983年首先将罕见病的防治纳入法律规制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对罕见病患者进行保障。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了对罕见病药物的保护措施,但形式不尽相同。比如,美国从7年的市场排他期、临床试验费用减免税收、药品注册等方面对罕见病药物进行保障。又如,欧盟除了规定10年的市场排他期外,还规定了协议援助、费用减免、研究资金资助以及鼓励成员国进行激励;而日本则强调给予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进行资助、税收减免、优先审批和延长再审查时间等举措。
可喜的是,国内的罕见病立法工作也正悄然进行。据了解,上海已经开始了立法调研,李定国表示,希望通过上海的突破,尽快将立法经验推至全国。
参与调研工作的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练育强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将调研结果和建议上交相关政府部门,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研讨工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