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昂贵的进口药,现在这些都不是医生想开就能开!近日,记者从县中心医院了解到,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该院推出多项考核指标,牢牢管住医生开处方时的“笔”,以期让老百姓看病真正得到更多实惠。
医生开处方单有了“紧箍咒”
自去年底以来,县中心医院陆续出台了多项考核政策,内容涵盖各个科室所用药品比例、基药比例、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抗生素使用比例、耗材比等多个方面。
这些考核政策的出台,相当于为该院的医生上了“紧箍咒”。医生开处方时,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会依照各项考核指标,适当倾斜。
内分泌科裘作奇医生说,医院对医生使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的药物比例有考核,现在他和同事们为病人看病时,但凡遇到普通感染之类的病,能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常用药、便宜药,便会首选这些“基药”。
出台考核政策后,县中心医院依照考核“真刀真枪”地实施奖惩。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份,该医院34个科室中,有20个科室因考核不及格被扣钱,有一个科室被整体扣了5000多元。
老百姓看病用药费用低了
柯桥市民孙阿凤今年58岁,有多年糖尿病史。最近,她去县中心医院就诊,按照惯例,配了一个月的用药。付费时,她惊讶地发现,总的医药费用竟比以前降低了70多元。
孙阿姨向相熟的医生打听情况。原来,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医院,县中心医院不但实行药物零差价销售,而且对本院医生出台了多项考核制度,严管医生用药,让老百姓减少用药支出。
记者在县中心医院住院部见到孙阿姨,她说起看病配药更便宜的事,满口感谢的话。
“医院这样做可真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得知“内幕”后,孙阿姨高兴坏了。她告诉记者,像她这种老病人,靠退休工资生活,医药费用支出下降,对改善生活很有帮助,因此心里非常感激。
并非贵的就是好的
前两天,家住柯岩街道的张先生摔断了腿,手术需要使用钢板。医生与他商量使用进口还是国产钢板时,张先生一口咬定要用进口钢板。医生向他解释,国产钢板性价比很高,效果也好。但张先生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理由是贵的进口钢板,质量肯定更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张先生的观点相似,有些老百姓对于使用便宜药物、国产药物,相对持质疑态度。
身为医务科科长的刘初民是神经内科医生,他告诉记者,有时候,遇到一些合适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他会推荐使用尼莫地平这种药物。该药物属于“基药”之一,相当便宜,50片装的剂量只需要2.8元,但药效挺不错。
“在向病人推荐药物时,我们肯定是对症下药,首先考虑的是该药物能否保证治疗效果。如果不适合用‘基药’,我们也不会用。”刘科长告诉记者,用药习惯的改变需要医生的引导,同样需要病人的支持和配合。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