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医生提笔开处方很有“压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9/2012 11:10:19

    

     抗生素、昂贵的进口药,现在这些都不是医生想开就能开!近日,记者从县中心医院了解到,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该院推出多项考核指标,牢牢管住医生开处方时的“笔”,以期让老百姓看病真正得到更多实惠。

    

     医生开处方单有了“紧箍咒”

    

     自去年底以来,县中心医院陆续出台了多项考核政策,内容涵盖各个科室所用药品比例、基药比例、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抗生素使用比例、耗材比等多个方面。

    

     这些考核政策的出台,相当于为该院的医生上了“紧箍咒”。医生开处方时,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会依照各项考核指标,适当倾斜。

    

     内分泌科裘作奇医生说,医院对医生使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的药物比例有考核,现在他和同事们为病人看病时,但凡遇到普通感染之类的病,能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常用药、便宜药,便会首选这些“基药”。

    

     出台考核政策后,县中心医院依照考核“真刀真枪”地实施奖惩。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份,该医院34个科室中,有20个科室因考核不及格被扣钱,有一个科室被整体扣了5000多元。

    

     老百姓看病用药费用低了

    

     柯桥市民孙阿凤今年58岁,有多年糖尿病史。最近,她去县中心医院就诊,按照惯例,配了一个月的用药。付费时,她惊讶地发现,总的医药费用竟比以前降低了70多元。

    

     孙阿姨向相熟的医生打听情况。原来,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医院,县中心医院不但实行药物零差价销售,而且对本院医生出台了多项考核制度,严管医生用药,让老百姓减少用药支出。

    

     记者在县中心医院住院部见到孙阿姨,她说起看病配药更便宜的事,满口感谢的话。

    

     “医院这样做可真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得知“内幕”后,孙阿姨高兴坏了。她告诉记者,像她这种老病人,靠退休工资生活,医药费用支出下降,对改善生活很有帮助,因此心里非常感激。

    

     并非贵的就是好的

    

     前两天,家住柯岩街道的张先生摔断了腿,手术需要使用钢板。医生与他商量使用进口还是国产钢板时,张先生一口咬定要用进口钢板。医生向他解释,国产钢板性价比很高,效果也好。但张先生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理由是贵的进口钢板,质量肯定更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张先生的观点相似,有些老百姓对于使用便宜药物、国产药物,相对持质疑态度。

    

     身为医务科科长的刘初民是神经内科医生,他告诉记者,有时候,遇到一些合适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他会推荐使用尼莫地平这种药物。该药物属于“基药”之一,相当便宜,50片装的剂量只需要2.8元,但药效挺不错。

    

     “在向病人推荐药物时,我们肯定是对症下药,首先考虑的是该药物能否保证治疗效果。如果不适合用‘基药’,我们也不会用。”刘科长告诉记者,用药习惯的改变需要医生的引导,同样需要病人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