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率先报道的“中国普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因怀疑有质量问题,中药GMP证书被药监部门收回一事,终于有了处理结果。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然宣布,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个别品种确实存在未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生产情况。按规定,四川作出没收违规所得、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没共计630万元,这成为四川对医药企业罚没金额最大的一笔。
但时隔半年,对于蜀中制药的问题,四川药监局的口径一改再改。对于蜀中如何超低价制药,业内至今感到不解,甚至质疑,药监的说辞颇有“弃卒保帅”之嫌。
时隔半年终说“召回”
根据新华网报道,经过半年的调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详细核查了蜀中制药2009年和2010年所生产中药品种所有中药材的购进数据、原始凭证、库房收发台账、每个品种每批次的药材投料量、辅料乙醇的使用量以及成品产出量等主要数据。四川省药监局强调,蜀中制药确实存在洁净区车间有地面损坏和地面裂缝;部分设施设备陈旧,维修、维护不及时等违规生产行为。
同时,据报道,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对蜀中制药生产的复方丹参片等共12个品种19个批次的药品进行检验。四川药监局发现,只有蜀中生产的复方黄连素片、川贝枇杷糖浆未按相关要求生产,例如缩短川贝渗漉时间,使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沁出,但否认蜀中存在以次充好、虚假投料问题。
四川药监局已责令其召回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生产销售的上述药品。
药监局口径一改再改
尽管蜀中制药终被查处,但是事件仍存在不少疑点,其中之一就是四川省药监局的说法。从事件曝光到处罚结束,药监局的说法一改再改。
今年5月20日,在羊城晚报率先报道了蜀中制药因涉嫌虚假投料等生产质量问题之后,四川省药监局在给予记者的《关于蜀中制药采访问题的答复》中明确指出:“省局已经收回该企业的中药GMP证书,具体问题正在调查当中。”
但随后的5月23日,在四川省药监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其给媒体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闻通气会媒体参考资料》显示,已经没有了关于“收回GMP证书”的说法。
通气会上,药监局还曾表示,蜀中制药中药生产过程中存在违反GMP相关规定的情况,如:洁净区车间有地面损坏和墙面裂缝;生产记录不完整;生产现场废弃物处理不及时等。
然而到了12月8日,四川药监局公布的蜀中事件调查结果中,“生产记录不完整”这一关键词已经消失了,仅剩下“在洁净区车间有地面损坏和地面裂缝;部分设施设备陈旧,维修、维护不及时”等字眼。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