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研究:6大医药公司驱动因素连环交错,中牧弹跳
以非典的名义,市场把抗非典题材发挥到了极致。其中天坛生物的走高最具戏剧性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触动资本市场敏感的神经。4月15日,央视曝光明胶事件;次日,通化金马大跌超7%,青海明胶开始涨停之路。生物医药行业似乎总是躁动不安。经历“黄金十年”的医药上市公司,也经历了“炒作十年”。
那些突如其来的疫情,往往成为市场最喜的煽动因子。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手足口病、2009年的甲型HINI流感以及2011年的抗生素整顿。这些大型疫情,原本以为能够掀起医药行业的狂风大浪,事实上并不如此。
越炒越跌,多少公司在非典中跌伤?
没有哪个热点事件会像非典一样,带给医药行业那么多意外。许多与非典关联的医药公司,股价不但不飞涨反而下跌。
2003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个全球预警文件称,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肺炎正在远东地区流行。这就是席卷全球的“非典”。
资本市场上,市场对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有着积极想象。不过,2003年二季度的医药行业指数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反而一路下滑。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先后公布了一些治疗非典的药品和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是防治感冒药物、抗感染药、抗病毒药、激素、免疫增强剂这五大类。
生产这些药品的上市公司也被推到公众面前。例如同仁堂、广州药业、太极集团、白云山、竹林众生、三九医药、中新药业、九芝堂等。
在“非典”相关治疗药物产品中,能够控制病毒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药物品种十分稀有。
具备这种功能的主要是病毒唑(利巴韦林)及“阿昔洛韦”等化学合成抗病毒药物,尽管副作用十分大,临床效果也不稳定。
不出意料,市场盯上了星湖科技,这家生产“利巴韦林”原料药的主要企业。一系列防治非典的中成药也为星湖科技增色不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