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用的药物进不了基药目录,进入基药目录的大部分又不适用”
■药品加成收入减少,财政补助不见增加,基层卫生院初显入不敷出
在经过两轮的基本药物模拟报价练习之后,就在上周四,广东省正式开始2011年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报价工作。这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广东省第一次对基本药物实行单独招标。
2010年10月起,广东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配备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2011年10月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收支两条线。随着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工作的启动,意味着基本药物的招标、配备、使用、补偿等一系列制度已经在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执行开来。但羊城晚报记者连日走访广东部分县市的基层卫生院发现,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基层卫生院仍普遍面临着基药品种不够用、基层医院入不敷出而不得不重新起用非基药等问题。
七成村医认为基药品种不够用不适用
2010年10月起,广东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配备基本药物。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是307种,广东省又结合实际增补了244种,即总共551种药物。然而,记者走访基层卫生院发现,551种基药中,基层卫生院普遍会使用到的只有200-300种,并反映:“基层卫生院用的药物进不了基药目录,进入基药目录的大部分基层卫生院又不适用。”
程学军(化名)是肇庆市下面一家镇卫生院的院长。100%配备基药制度实施之初,基药品种不够用是他最大的感受。“这里属于石灰岩地区,结石是很常见的病,但以前用于治疗结石的常用药石淋通却没进基药目录。”程学军坦言,在农村需要而又便宜的药往往进不了基药目录,而即使目录中有可替代的药品,价格贵而且效果也不好。
“在基药中,我们能用到的只有240多种,其余大部分是基层不需要的。”云浮市下面一家镇卫生院院长陈国华(化名)坦言,如基药中很多品种是冲剂剂型的中成药,这些品种一方面疗效不明显医生不爱用;又如藿香正气丸和保济丸等普药,患者对这些药品已经十分熟悉,并习惯到药店自行购买,根本不需要纳入基药目录,如果患者找医生来开这些药反而还要多支付3元的诊疗费。“相反,一些病种所需的药物又少得可怜。”以退热药为例,目录中只有一种柴胡针,就连常用的安乃近、安痛定等品种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生常感到束手无策。
由于无药可用,去年程学军所在的卫生院的门诊量一下子就下降了50%。一份来自社科院关于乡村医生的网络调查显示:73%的受访乡村医生认为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无法满足用药需求,病人流失严重。由于实行基药后,村医过去习惯使用的药品中约有42.5%未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部分村卫生室又延伸出“兜售非基药”的隐性药房。
为此,陈国华特地递交了部分非基药的使用申请,经过上级卫生部门的统筹,已成功增加20-30个常用品种。
据悉,经过三年的争议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首次进行调整,新版的基药目录将于今年8月公布。区别于2009年第一版化学药物和中药的简单分类,新目录遴选原则将按照疾病治疗领域入选药物,纳入品种也将突破原有的307种增至500种左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