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上海医药董事长去职 利益寻租者的盖子被掀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06/2012 12:05:01

  

     

     

     沸沸扬扬发酵几天后,传闻已久的上海医药(601607)人事变故,渐渐坐实。2012年3月28日晚的董事会上,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去职。

    

     第二天上午,上海医药公告了董事会免去吕明方董事长一职的消息。

    

     上海医药2011年销售收入达549亿元。虽然距离国药集团的千亿规模尚有不小差距,但业已坐上三大医药集团的第二把交椅。

    

     今年55岁的吕明方任内大力推动上海医药重组、并购和H股上市,也因此与上海医药内部的既得利益派发生了严重冲突。

    

     曾任上海医药副总裁、主管投资的葛剑秋在十个月前从上海医药愤然离职。3月27日,在一封类似“自白书”的长微博中,葛剑秋称:“如果他(吕明方)黯然退场,将标志上海医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终结。”

    

     神秘董事会

    

     在正式公告前几天,有关吕明方离职的传闻,早已传遍市场。

    

     3月30日的公告证实,接替董事长一职的是45岁的原上海医药监事长周杰。“吕明方不是主动辞职,是被迫离职。”接近上海医药的知情人士说。

    

     面对记者的疑问,吕明方短信回应寥寥数语,仅表示“服从实际控制人的工作安排”。

    

     上海医药的实际控制人是持股34.7%的大股东上实集团,为上海国资的窗口公司。上实集团于1981年7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为上海市政府全资拥有。

    

     上实集团在前董事长蔡来兴主持时期,在香港十年间融资400多亿元,被认为是上海熟悉资本市场的“洋务派”聚集地。2008年6月,蔡来兴退休离任,由滕一龙接任上实集团董事长,内部的企业文化开始演变。

    

     2012年3月6日,上实集团亦被看做“技术派”的原总裁蔡育天到龄卸任。知情者分析,吕明方在上实集团高层的最重要的一个支持者离场。

    

     吕明方的谈吐给人以精明强干的印象。他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拥有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1995年加入上实集团,2008年出任上海医药董事长。

    

     2008年6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对上海医药进行重组,吕明方是操盘手。现在A股上市的上海医药是由老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药业而来。上药重组的交易总额达到300亿元,历时20个月。上海医药2010年3月9日在上交所复牌。2011年5月,上海医药实现H股上市。

    

     在吕明方主持下,上海医药完成重组后,“南下北上”,实现多起并购,新上药与国药、华润北药形成鼎足之势。正当资本市场对上海医药重组、并购之后的整合充满预期时,执行上海医药对中信医药收购项目和上海医药H股上市的葛剑秋却宣布辞职。葛剑秋随后在微博上对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进行大规模批判,引发了市场对上海医药的高度关注。

    

     葛剑秋认为,吕明方今天的被迫离职,实质原因是大股东上实集团管理层与以吕明方为代表的新上药管理团队之间对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愤怒葛剑秋

    

     今年42岁的葛剑秋,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后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硕士学位,2009年3月加入上海医药,任副总裁,主管投资业务。

    

     葛剑秋表示:“吕董和我都清楚,上海医药收购中信医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上药北上的全国化战略,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中信医药这个平台改造上药目前的分销平台,提升整个上药的分销业务的营运质量。”

    

     恰恰是这起对上海医药意义重大的并购,成为葛剑秋被举报受贿的事件,甚至“连累”吕明方。

    

     2011年5月,上海医药H股上市前夕,葛剑秋被匿名举报到上海国资委、纪委和发改委,被指控在中信医药收购过程中受贿100万元,并指此次收购的价格过高,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此次围绕吕明方离职,再次传出中信医药并购中的“受贿说”。

    

     对这一新指责,葛剑秋称之为“无稽之谈”。

    

     葛剑秋表示:“关于所谓‘中信医药受贿案’的调查一共有两次,上实集团都没有公布任何证据。”他介绍。

    

     “我当时没有经验,没有要求上实集团出具书面的调查结论,也没有要求在更大范围内公布。结果这个事情成为我的一个‘污点’,现在脏水又泼向吕董。”葛剑秋说。五个月后,葛剑秋不堪承受,主动离职。[Page]

    

     掀起的盖子

    

     “我们在上海医药的工作受到太多掣肘。”葛剑秋坦言。

    

     吕明方在重组上海医药的“180天计划”里,初步改革医药国企的小金库、企业外兼职等陋习。随后上海医药进行了多项人事变革,并从2010年开始着手对管理层进行薪酬体系改革等激励措施。但改革必然要有祭刀者。2012年3月14日,上药集团原总裁吴建文贪污受贿案在上海市高院二审开庭。今年43岁的吴建文,先后担任新亚药业董事长、新先锋药业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上药集团抗生素事业部总裁等职,2008年底升任上药集团总裁,十年间累积受贿1187万余元,侵吞公款500万元,挪用公款3355万余元(1485万元未归还)。吴建文一审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二审未宣判。

    

     “在新上药重组上市过程中,没有把上药的抗生素业务放进新的上市公司,就是担心因为潜规则带来的历史包袱损害股东的利益。”葛剑秋直言。

    

     所谓的潜规则无非是牺牲公司利益获取个人私利。在上药集团旗下新亚药业任职期间,吴建文从地产商吴旭晖处索得一辆价值75.6万元的SUV,并以70万元购得价值168万元的别墅,甚至让吴旭晖支付了自己侄子20余万元的择校赞助费。作为回报,新亚药业租用了房地产商吴旭晖旗下的长宁大厦,使其赚得数千万元。

    

     “吴建文在上海医药内部贪了近十年,我不相信查不出来。”葛剑秋颇为气愤。葛剑秋形容吕明方新团队揭出吴建文事件,是“掀起了盖子”,后果非常严重。

    

     吴建文被正式立案调查后,上实集团高层领导曾经找到葛剑秋,“他问我为什么要组织材料构陷吴建文,并问我是受谁指使。”葛剑秋透露。

    

     在葛剑秋看来,在重新制定规则的改革过程中,吴建文在上海医药不是个例。而吕明方团队一直努力在治理寻租和稳定公司架构之间寻找平衡。但寻求平衡的妥协,依然没有消除寻租者恐惧和仇恨。随后发生的中信医药并购项目受贿举报,使事件在表面上陷于“内斗”的议论之中,一时间是非不明,改革更加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