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周有财:基药招标未解决药价虚高反增百姓负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5/2012 09:09:25

  

      

     

     编者按:2012年3月4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23家协会共同主办,搜狐健康和《医药经理人》联合承办的“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搜狐健康在现场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

    

     周有财:我们都期待着医药行业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经营环境,但是大家都知道,医改是世界性的一个大难题,然而我们国家的医药价格成为医改的一大矛盾。

    

     医改既要考虑国家的利益,也要考虑人民的利益,患者的利益,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矛盾。据我了解,目前政府不满意,企业怨声载道,医疗单位也不高兴,老百姓也不满意,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政策导致的。特别是现在各省制订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要求企业之间相互对价,并且逐年降低。我昨天得到的一个新的信息的,陕西省的招标规则是在全国统一平均价格的基础上,进口药降10%,国产药降20%。这种招标制度太可怕了,最后会导致企业的无序竞争,把民族医药工业推向陷井。这种招标,年年砍价、年年降价,最后早晚都会死掉。

    

     第二,它是一种溢出效应。我们现行的政策,医院和医生由于受利益驱动的诱惑,重点使用高价药。我们降来降去的,并没有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反而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我提三点建议:一个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改革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特别要废除“双信封”最低价中标的原则,这是十分必要的。按照谁使用、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给医疗机构采购的权利,要把采药权归还给医疗机构。

    

     第二,国家发改委是一个价格管理的主体部门,建议发改委把制订药品最高限价改为制订统一的价格标准作为医疗保险报销的依据,逐步放开药品零售价格,提出超出标准部分由患者负担,或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支付。这种定价机制既保证了基本药物保险的需求,又会满足群众多层次用药的需要,适应了不同企业价格差异较大的现实。既有利于发挥企业机制,也有利于抑制医生的过度用药行为。

    

     第三,建议行业协会牵头,进行大量的研究,进行调研,扩大信息量,用一些数据支撑,拿出了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