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行业,也是近年来饱受批评和质疑的行业之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数次医改效果也不甚显著。医药行业内的每一个政策的出台、医疗改革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高度的关注。在2012的开年之际,慧聪邓白氏研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汇总和整理,精心挑选出2011年度对医药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十大热点话题,意图对医药行业的2011做一个完整的回顾。
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出台
2011年5月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部有关药品流通行业的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未来五年,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
同时《规划纲要》还对药品零售业也进行了规划:到2015年,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新版GMP发布
2011年2月12日,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简称新版药品GMP)对外发布,并且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新版药品GMP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
新版GMP被称为“史上最严”GMP,在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操作规范、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药品生产行业的技术革新、质量提升、产业升级等都有重大意义。
发改委酝酿基药招标统一定价
目前在全国推广的基药招标“双信封”制中,一个是经济技术标书,另一个是商务标书,但几乎所有药品生产企业都能满足“经济技术标书”要求,最终只由“价格最低”因素决定。因此,在基药招标中出现不少基药的超低中标价的现象,备受争议。长此以往,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针对这个问题,2011年,发改委展开调研,酝酿全国基药统一定价,并选取了50个品种作为试点,希望在价格的“红线”之上,鼓励生产企业谋求更好的药品质量控制。如果能够实现,基药招标将不再只招价格,而转向质量和品牌方面的竞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