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维生素市场下游需求旺盛 涨价趋势明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维生素市场需求有望下月启动

    

     每年1、2月都是维生素市场传统的淡季行情,2012年也不例外。但在3月份下游企业库存有望消化完毕、饲料业企业逐渐走向集中的局面下,维生素行业的格局将有新变化。

    

     1月至今,我国维生素市场略显沉闷。来自博亚和讯网站的统计显示,目前VE市场报价企稳,国内厂家出货价格在103元/公斤-105元/公斤,VA成交价格偏低,市场报价125元/公斤-130元/公斤左右。

    

     新一轮的行情至少要到3月份才会出现。博亚和讯资深行业分析师柳晓峰向记者表示,到3月份,饲料厂家的库存将消化殆尽,新的市场需求有望推高价格上涨。像VA等生产厂家较为集中的小品种,市场存在较大的提价预期。"我们预测,像VA每公斤的价格上涨5-10元,饲料厂家能够接受。"

    

     今年以来,部分厂家受到需求减退影响,停产保量。据记者统计,1月份停产的企业有花园、兄弟、天新、圣达、富阳科兴、广济等。

    

     2011年以来,受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部分维生素类的原料药公司成为"重灾区"。1月以来,数家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公告了业绩预亏或者亏损公告。广济药业近日公布2011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50%-70%。公告指出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升值所导致;以生产泛酸钙和维生素C为主要产品的鑫富药业2011年预亏超2亿元,东北制药2011财年预亏超3.4亿元,华北制药2011年净利预缩水1亿元。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企业大幅亏损为后期供应格局变化埋下伏笔,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值得关注的是,长远来看,随着下游饲料企业的集中程度的不断加深,他们与维生素企业的议价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据柳晓峰分析,现在饲料行业前20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提升到35%-40%。这些企业大规模的统一采购,促使维生素等原料药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深刻改变。"一方面,与下游饲料企业要进行价格博弈,另外一方面,在本行业不断出现新进入者的局面下,原料药企业可谓腹背受敌,挣扎求生。"(上证宦璐)

    

     维生素下游需求旺盛VAVE景气提升

    

     维生素的需求主要来自下游畜牧业。自年初以来,在约占50%需求的欧美市场中,畜牧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欧美饲料生产商大量补库存,从而带动了中国维生素出口的增长。

    

     占25%需求量的国内市场也逐步进入景气阶段。国内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农户为了增加收益而加大生猪的养殖量,饲料使用量由此上升,从而带动维生素需求持续增长。

    

     从供方来看,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受日本地震的影响,VA和VE的中间体供应紧张,再加上原油价格高企,维生素生产成本上升;全球VA、VE龙头企业帝斯曼公告10月份停产检修,并将VA的报价由150元/公斤提升至200元/公斤,VE的报价由150元/公斤提至185元/公斤,提价幅度分别超过30%和20%。国内市场方面,受浙江限电的影响,多家维生素生产企业选择停产检修,致使维生素的供应紧张,行业景气提升。

    

     下游需求旺盛

    

     维生素主要应用领域是饲料、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饲料添加剂是维生素下游第一大需求,占维生素需求量50%以上。2009年,全球饲料产量7.1 亿吨,同比增长1%。在全球饲料生产中,各区域饲料产量增速不同。全球饲料产量最大的四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欧盟、中国和巴西,合计总产量占全球饲料产量的79.5%,所以相应饲料添加剂维生素的需求也较多。

    

     维生素是饲料里必需添加剂,当畜牧业景气时,农户会增加饲料的使用量,进而会增加维生素的需求,影响到维生素的价格。2009年初到现在,猪肉价格出于高位运行,养殖户为了增加收益,加大生猪的养殖量,使饲料的使用量上升,从而增加维生素的需求量,行业景气度提升。

    

     未来人口的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带动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维生素的需求量也将增加。

    

     涨价趋势明显

    

     2011年至今,由于欧债危机、美国财赤不断恶化,使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通货膨胀严重,石油等大宗商品、玉米等粮食类产品的价格近期高位运行。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使得VE、VA合成原料中的苯类、乙炔等基础化工原料价格都有所上升。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高涨,能源价格有所上升,食品价格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加大了维生素价格上涨的压力。

    

     2007~2008年国际维生素巨头帝斯曼和巴斯夫迫于石油等上游化工原料的大幅上升,提高其生产的VE和VA价格,随后新和成、浙江医药跟进上涨,VE和VA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在今年3月,帝斯曼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其维生素产品的价格,其中VB2和VB6提价15%,所有新签订单的VA、VE 和泛酸钙提价10%;到了7月份,VA的报价由150元/公斤提升至200元/公斤,VE的报价由150元/公斤提至185元/公斤,提价幅度分别超过30%和20%。3月25日,广济药业将80%VB2从135元提至140元。

    

     目前的VE和VA的市场环境与2008年有一定的相似,估计今后几个月,VE和VA市场将维持高景气,价格的上涨趋势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