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政府释放血浆站利好信号 短缺困局仍难短期破解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7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愈演愈烈的血浆供应危机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

    

     卫生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鼓励各地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并适当扩大现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区域,提高单采血浆采集量。特别是东部地区,应当支持符合条件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单采血浆站”,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内,实现辖区内单采血浆采集量与血液制品需求量达到基本平衡的目标。

    

     “卫生部此次规定是高层释放的一个良好信号,就是在宏观层面上支持单采血浆站的发展,这对于行业是个利好,有助于缓解血浆短缺的问题。”血液制品行业某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然而,在业内看来,尽管政府层面释放多重利好,但由于原有血浆站审批政策未有实质性放松,血液制品行业仍将长期面临“生存无忧,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行业现转机?

    

     《通知》称,此举是为保证2008年颁布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顺利实施,促进采浆工作的健康发展。《通知》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申请设置新的单采血浆站的条件;二是单采浆站的设置审批;三是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能力建设。其中尤其强调“要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引导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和血浆综合利用率”。

    

     在业界看来,卫生部此举无疑被看作是对去年引发巨大争议的“贵州关停血浆站”一事的回应。

    

   2011年7月15日,贵州省卫生厅正式下发修改后的《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4)》。根据该文件,贵州省仅在开阳、独山、普定、黄平4个县设置单采血浆站。据了解,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每4年出台一次,之前在2007~2010年规划浆站时,贵州省共设置了20个单采血浆站。而贵州新规的出台,意味着此前在该省辖区开设的16个单采血浆站都将面临关闭。而按照新规,必须关停5个、仅保留1个单采血浆站的华兰生物成为受影响最大的企业。8月1日,华兰生物发布公告称,其位于贵州的惠水、罗甸、瓮安、长顺、龙里等5家单采血浆站正式停止采浆,宣告关闭。

    

     事实上,整个产业都受到波及,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贵州单采血浆站的采浆量占全国比重较大,若规划执行关闭16个单采血浆站,将造成全国血液制品行业投浆量下滑。假设一个浆站平均采浆40吨,关闭16个浆站将会使投浆量减少640吨,约占2010年全国投浆量的18%左右。该项规划执行后,可能会造成血液制品暂时的供应短缺,提升产品涨价的可能性。”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单采血浆站140多家。而据统计,2010年全国只有66家单采血浆站年采浆量大于30吨,最少的采浆量仅为1.3吨。2010年,全国年采浆量为4180吨,只相当于需求量的50%;2011年前3季度,采集单采血浆2909吨,比上年同期降低约6个百分点。血浆来源供不应求一直是血液制品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贵州此举,无疑将进一步激化供需矛盾。近期在各地上演的乙型血友病治疗必需的血液制品——凝血酶原复合物严重断货,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而在去年末,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血液制品倍增规划,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比‘十一五’末增加1倍,实现安全可及的目标,不让一个血友病患者因为药品的短缺而发生死亡”。这一消息被视为血制品行业将迎来转机的信号。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从去年底的倍增计划到这次的鼓励设置浆站,卫生部对血制品行业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同时,该通知对设置浆站的条件作了细化,对华兰生物、上海莱士这类产品线丰富,且符合新设浆站条件的企业有利,该通知力图解决投浆量不足的问题。而华兰生物正是去年贵州关停浆站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因此预计对其影响相对较大。”但华兰生物方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一直未予回应,而业界则有猜测认为,其在贵州已关停的血浆站有重启的可能。

    

     不小的阻力

    

     尽管政府层面释放多重利好,但由于原有浆站审批政策未有实质性放松,血液制品行业仍将长期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

    

     据了解,在2008年颁布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单采血浆站应当设置在县(旗)及县级市,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这一规定并未在新政中有所改变,这对于新的单采血浆站的设置是很大的限制,地方政府只要通过这一条规定就能卡掉一些新的单采血浆站的申请。”有知情人士透露。从贵州关停事件可看出,地方政府与中央在此问题上的博弈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低于预期的风险不可忽视。而地方政府配合度不高也有其历史原因。

    

     2006年《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发布,规定单采血浆站须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分离,变成由血液制品企业单独设置和管理的“一对一”供浆关系,单采血浆站在与县级卫生部门分离之后,由企业出资收购,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制成由血液制品企业管理的下属公司性质,由企业全权管理和运作。卫生行政部门通过从经营者到监管者身份的转变后,血浆的利益属性凸显,浆站面临的监管压力猛增。出于社会稳定、地方形象考虑等多方面的因素,地方政府无动力发展单采血浆站,而这一观念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与此同时,正如万联证券方面认为的,“还存在东部地区新开浆站成本较高的风险,新单采血浆站的设置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短期内仍难缓解血浆供应难题。有资深人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算上审批、批复加上建站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此外,养一个新的单采血浆站,至少还需要3年的培育期。”

    

     除此之外,国内的血浆加工工艺落后也是造成国内血液制品缺乏的重要原因。故《通知》明确提出:“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增加成品产出率,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并加强对所属单采血浆站的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强化实验室检测能力,做好供血浆者服务工作,提高采浆能力,确保单采血浆质量安全。”(驻沪记者康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