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非基药招标价格将面临挑战 双信封制度或更普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1月30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者曾在去年12月26日专栏版《基本药物制度在调整改变中趋同》一文中谈到2012年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招标可能将有哪变化(即目录的调整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品种扩充;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招标主体的改变;针对基药的价格加成管制;基药的质量评价体系;廉价基药推广只招质量不招价格等)。结合近期研究,笔者认为仍有以下四个趋势性的内容需要引起关注。

    

     药价再调整

    

     2011年末中央电视台关于药价虚高的报道以及降价网的出现,再次把行业的焦点集中在药价虚高上,为此发改委启动了药品出厂价调查,并出台《药品差比价》规则,此举被认为是2012年降价的序幕。

    

     通过药品招标形成的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价格,究竟是虚高还是虚低?由于没有客观和统一的衡量标准,始终是争论焦点。笔者认为药价的高低市场说了算,只有充分市场竞争下形成的价格,才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如果以此价格作为判断的依据,不难看到,在目前的基药招标中形成的价格水平已与此相接近,但仍有部分产品价格较高,也有部分产品的价格低于市场性的价格,而在非基药招标中形成的价格水平则相对较高。正如发改委在对药价虚高的公开说法中提到的,由于各地采用不同招标方法,“双信封制”在各省执行情况不一样,才导致现在的尴尬。

    

     笔者判断,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依然是新一轮基药制度实施和招标的主题,新一轮变化中,政策和各地做法会进一步兼顾质量,2012年非基药招标价格将面临挑战。

    

     “双信封”制度更普及

    

     由于基药招标执行的是56号文,非基药招标执行的是64号文,两个文件要求不同,执行的范围、降价效果也不一样。不合理药价事件和降价网的出现,很有可能使政策更倾向于“双信封制”的招标。2011年,青海省率先在非基药招标中采用“双信封制”;据悉,北京市正在酝酿和讨论相关方案;其他各省也有探讨“双信封制”在非基药招标中的应用。

    

     笔者判断,2012年基药和非基药的招标方法有可能进一步趋同,“双信封制”的招标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但也应该看到,这并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灵丹妙药,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方可达到政策设计的目标。在“双信封制”中,技术标的设定将成为2012年最大看点,如何体现质量优先,成为实施中的一大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