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佛慈制药: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开拓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2月8日   来源:大众证券报

  

     

     

     早在1931年,“佛慈”品牌的中成药即开始出口,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佛慈制药”)是我国最早出口中成药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出口产品有50多种,行销至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获得澳大利亚TGA组织、日本厚生省GMP认证,同时也是我国中药企业中获国外药品认证最多的企业之一。

    

     上市翻开历史新篇章

    

     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了佛慈制药的首发申请。借助此次上市,佛慈制药将大力扩张公司的生产规模,并着重于公司现有特色工艺浓缩丸的产量,积极拓展产品品种开发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按照计划,公司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均围绕主营业务进行。

    

     众所周知,“佛慈”品牌的主导产品已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公司以优良的选料、精湛的工艺、高品质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同,也奠定了“佛慈”品牌在我国中药行业的广泛影响力,2006年12月国家商务部认定“佛慈”品牌为中华老字号,2010年10月,“佛慈”商标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佛慈”品牌的良好形象及口碑和广泛的市场认同度,为佛慈制药产品推广和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了解的是,与普通商品不同,消费者在选用中药产品时,出于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更加注重中成药产品的使用历史及企业的品牌。各国植物药品管理部门也将产品使用历史作为评价药品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欧盟草药药品法案》即规定,只有在原产地使用30年以上,在欧盟成员国内至少使用15年的传统草药,才允许采用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获取药品的合法地位,因而产品生产历史及品牌影响力已成为中成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因素。

    

     进军海外市场的佼佼者

    

     根据《欧盟草药药品法案》,自2011年4月1日起,只有获得欧盟药品注册的植物药才能在欧洲市场销售。2010年12月初,商务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在全国仅挑选了包括佛慈制药在内的三家中药企业的10个中药品种,作为向欧盟进军的突破口,其中佛慈制药的浓缩当归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知柏地黄丸和归脾丸就占据了一半的品种。

    

     2010年4月,瑞典国家药品管理局同意并正式接受佛慈制药“浓缩当归丸”以药品形式申请欧盟传统草药注册,并出具了预评估受理函。2011年6月,“浓缩当归丸”以药品形式申请欧盟传统草药注册,取得了瑞典国家药品署植物药产品司的正式受理函。

    

     在此优势背景下,2008年、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佛慈制药出口产品实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4%、6.82%、7.52%和10.11%,出口产品已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较为稳定的海外市场不仅可以使佛慈制药规避国内药品降价风险,而且大大提升品牌价值,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募投项目彰显价值投资

    

     公司此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投入项目为“扩大浓缩丸生产规模技术改造一期项目”,项目总投资24540.62万元。该项目按照12年项目期计算,第一年、第二年为建设期,项目计算期内年均实现收入42902.11万元,年利润总额12447.34万元,年所得税3111.84万元(所得税率按25%计算),年税后利润9335.50万元。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29.53%,高于中成药行业18%的基准收益率,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19年(含2年建设期),项目盈亏平衡点为58.28%。

    

     “募投项目成功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产能、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资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募集资金同时也大大加强了公司的资金实力,使公司有能力加大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投入,建立更有效的营运体系,为公司未来市场的开拓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公司竞争优势,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