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硫磺熏中药何时才能告别市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0月11日   来源:北京商报

     10日,一位大型中药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新的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标准预计将从10月起分品种陆续发布。但是,新国标实施后,硫磺熏蒸中药的黑加工手法就能彻底消失吗?

    

     硫磺中药成行业痼疾

    

     硫磺中药被广泛关注缘于今年初,央视曝光在中药材的主产地甘肃省陇西县,发现很多中药材是经硫磺熏过的。“熏过的中药材,虫子就不会进去了,真进去也就被熏死了。”一药材经销商如是说。

    

     消息一出,社会哗然。更令人忧心的是,陇西县只是冰山一角。随后,全国多个地区先后发现硫磺中药。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清平药材市场外围查获1吨“打磺”菊花。这些菊花每公斤检测出的硫化物含量达1000毫克。来自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调查也曾指出,目前市场上60%-70%的根茎类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都曾用硫磺熏制过。更有中药经销商爆料:“全国90%以上的药材都早已被农民在采收过程中‘打磺’,想采购些不‘打磺’的药材,几乎没有。”

    

     据了解,用微量硫磺熏蒸、烘干药材是国内部分中药材加工的传统工序之一,被认为有利于中药材的存储以及保持药效的稳定,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保证药材色泽美观,但一些药农和经销商为了卖相好看、增重、节省成本等目的,用工业硫磺过量、反复熏蒸中药材,严重影响到了药材的质量。长期低剂量接触二氧化硫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尤其是呼吸道系统损伤。

    

     在采访中,一位经常服用中药的高女士向记者抱怨,为了避免买到硫磺中药,自己平时经常看如何辨别药材的介绍,但消费者也没有“火眼金睛”,现在都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中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