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意社大宗榜显示,2011年03季有色08价格涨跌榜中上涨的商品共1种,下跌的商品共7种。上涨的主要商品有:黄金(8.04%);下跌的主要商品有:铜(-23.56%)、镍(-16.77%)、锌(-12.87%)。
纵观整个三季度,有色市场前半程全线飘红,部分产品如铜、铝、铅、黄金、白银等价格创历史新高,单月涨幅也创今年以来月均涨幅之最。供应缩紧、部分产品货源紧张再加上市场的联合炒作助推,整个有色市场高歌猛进。然而好景不长,进入8月中旬,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引发市场恐慌,股市和商品市场的暴跌引发了有色市场的普跌,再加上有色市场处于需求淡季,更加重了跌幅。进入9月份,预期中的“旺季行情”并没有出现,相反,后半程有色市场一片惨淡,行情一蹶不振。虽然9月份上半月,市场几经震荡,有反弹迹象,但始终没有站住脚跟,整个市场逐渐滑向下跌的深渊。在一片惨淡下滑中,贵金属黄金却一枝独秀,尽管涨幅不大,仅有8.04%,但在一片跌绿中尤其抢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最后一周,整个有色市场陷入了几近疯狂的下跌状态,上半程的涨幅全部跌回,且部分产品单日跌幅也创历史之最。欧债危机的演变和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加上国际外盘市场的暴跌更加重了国内市场的跌幅,以铜为例,29日沪铜几近跌停,国内铜现货单日跌幅高达3000元/吨,超过5%。最后一日,市场再次小幅反弹,但由于国庆长假在即,市场追涨意愿并不强,有色市场依然是阴云笼罩。三季度多数产品现期差不大,现期价基本一致,也说明行情大涨大跌下,贸易商投资意愿不强,炒作热情降低,导致两者价差缩小。
有色市场在整个三季度表现如此反常,除了受整个外围环境、经济面不确定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供应的压力和需求的持续萎靡不振,在季初价格飙升时,行情并没有得到下游的积极响应,这种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供需,同时也为暴跌埋下了隐患,且自从2季度以来的较长时间大规模限电,以及出口环境不佳等影响,使得很多下游金属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链压力生产受限,下游市场购买力有限,金属价格的大幅拉升也导致市场的供应压力明显加大。终端消费迟迟不见改善,从而造就了今年的特殊“旺季行情”。(沈一社)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