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协专案组进驻紫鑫药业审计机构———
因深陷造假漩涡,紫鑫药业从8月17日停牌至今。昨天该公司再度发布一份“继续停牌”的公告,称“相关各方及有关部门正就媒体所述信息进行核实”;而中注协昨天证实,已派出检查组进驻紫鑫药业审计机构中准事务所,进行专案检查。
半个月来紫鑫药业股价虽停留在8月16日的20.71元,但其红极一时的人参神话已经支离破碎,在此期间事件一再发酵。因被质疑造假手段移植银广夏而被冠以“银广夏第二”,更让投资者伤心的是,历经十年国内资本市场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完善。
■审计机构卷入造假漩涡
作为紫鑫药业的审计机构,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和2011年中报。审计意见均认为,财报真实反映了紫鑫药业当年业绩和财务状况。
相关资料显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96年,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在吉林长春等地设有7个分所,是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此次负责为紫鑫药业做财务审计的,是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吉林分所。
据本报了解,在国内媒体报道了有关紫鑫药业涉嫌注册空壳公司、伪造销售业绩之后,中注协在第一时间约谈了审计机构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同时,派出检查组进驻中准事务所进行专案检查。
中注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发现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存在系统风险,对紫鑫药业财务报表审计存在严重问题,中注协将按照行业惩戒办法予以处理。
财经人士叶檀,则将矛头直接指向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之一刘昆。据叶檀称,刘昆本人2001年至2004年期间参与审计了吉林地区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工作,其中吉林制药、通葡股份都已经多次重组失败,不仅戴上了ST的帽子,甚至还面临暂停上市的窘境,通化金马也曝出过大股东拟卖壳重组的消息。
■紫鑫药业人参谜团待解
紫鑫药业8月17日即遭深交所停牌,其公告显示,公共传媒出现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当天有报道显示,紫鑫药业惊人业绩背后,隐藏着更为惊人的骗局:大肆注册空壳公司,自导自演上下游客户,隐瞒关联交易,进行体内自买自卖。业内直指,紫鑫药业或在复制银广夏骗局。
紫鑫药业财务数据,2010年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大增184%。今年上半年,紫鑫药业“再接再厉”,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26%和325%。相比业绩,紫鑫药业股价涨幅更为可观,2010年10月初,紫鑫药业的股价不过7元左右,到今年7月18日,飙升至24.45元,累计涨幅超过250%。
在上海证券报的调查中,紫鑫药业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背后与紫鑫药业存在诸多牵连。多家公司最终均直接指向紫鑫药业实际控制人郭春生或其家族,这些公司的注册、变更、高管、股东等信息中无不存在紫鑫药业及其关联方的影子,彼此之间的业务往来极有可能是虚构的。紫鑫药业及其董事长郭春生用体内循环的妙招讲述了一个人参的故事,由此拉动了股价攀升,近一年内的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00%。此间,紫鑫药业成功在高股价基础上完成定向增发,融资10亿元。
■投资者忧复牌后股价暴跌
市场人士表示,在这样一个离谱的贸易链条下,紫鑫药业去年业绩究竟有几分真实性,是投资者最需了解也是监管部门亟须调查的首要问题。
目前为止,紫鑫药业被质疑的问题有涉嫌隐瞒关联交易、制造虚假业绩等,而这些涉嫌违规行为均与十年前的银广夏造假颇多类似之处。众所周知,被曝造假后,*ST广夏曾连续出现15个跌停。倘若紫鑫药业涉嫌造假一事被证实,其复牌后的走势让投资者焦虑。
从以往来看,主营人参系列产品的紫鑫药业一直颇受机构青睐。去年四季度末紫鑫药业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一度出现六只公募基金以及一只阳光私募,持股总量占紫鑫药业当时流通股比为15.91%。半年报显示,紫鑫药业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依然有四家机构身影。其中,泰达宏利价值优化加仓265.48万股,共持有433.79万股,成为单只持紫鑫药业流通股最多的机构资金。(文/本报记者齐雁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