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中药现代化 怎样落实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29日   来源:大河网

     “在中药产业发展上,我们缺乏的不是人才,也不是资金,而是技术、规模、品质、价值的提升和品牌的锻造!”在8月27日下午召开的中药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杨秀伟的话掷地有声。

    

     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我省中药产业大省的地位。据介绍,我省中药材品种有2773种,总储量达8亿多公斤,居全国第三位,中药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另一方面,我省知名的中药品牌并不多。另外,中药材质量受产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如何界定同一品种的不同标准,是一个现实问题。

    

     “例如,原产地河南的四大怀药很不错,但其他一些地方可能也在种植,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正宗怀药的声誉。”杨秀伟说。

    

     杨秀伟认为,当前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瓶颈问题突出;质量标准落后,中药材质量可控性差;深度开发利用不够,品牌滞后;区域发展特色不明显,产业布局有待完善。

    

     “中药的品牌问题当然和国家的区域布局有关,但不能坐等,要想方设法做大做强。”杨秀伟说。

    

     杨秀伟建议,稳定中药材药性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是,加快建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的中药材品种,并建立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希望产业基地的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来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本报记者郭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