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家庭的账本上,相信健康投入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健康养生书籍的热销,让送健康成了新时尚;“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健康在体检”的理念,又把许多人带进了体检中心。大家有太多的理由为健康掏钱,也有太多的感慨与保健投入有关,也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了。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健身和保健逐渐成为了生活的组成部分。有人选择去健身房锻炼、去足疗馆等保健场所保健,而更多的人为了方便和经济,选择在家健身和保健。不仅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饱受病痛之苦,常常抱着“有病乱投医”的态度到处寻医问药。一些经销商根据这种心理,将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械的功能无限夸大,从“迅速治愈”到“包治百病”,以高价销售一些名不符实的保健商品,不少人用过之后不但没有什么疗效,还有可能耽误病情。
有需求就有市场
在哪里健身、保健都离不开器材,家用保健器材的市场非常大。在2011年体博会上,上百家按摩保健康复器材展商集体亮相,众多知名健身品牌在展会上纷纷推出按摩类新品,试图抢占市场先机。数据显示,目前国际市场按摩产品的销售规模已达100多亿,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30%的增长率递增,未来两三年内将实现井喷。
记者从各大药房获悉,电动浴足盆、治疗仪等保健器械的销售十分火爆,许多顾客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中老年人。某医药商城营运部经理称,近年来器械消费在节日销售份额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去年,一门店器械销售额为628万元,与前年相比增长两成。“今年把电动洗脚盆作为礼品送人很流行。它价位适中,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健康又时尚,特别受到中老年人欢迎。”另据门店销售人员介绍,中秋节或重阳节临近时,浴足盆、制氧机、血压计、TDP神灯等产品的销量节节攀升,有顾客一次购买3个“神灯”治疗仪送给长辈。
某大药房的器械销售近日也出现高峰,其总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各种腰椎、颈椎治疗仪的购买者明显增多,比起平时销量约有30%的上升。很多年轻人把治疗仪送给有风湿或是关节问题的老人,既体贴又实用。
在某大型超市,记者了解到,足浴盆、按摩椅相当畅销,每张按摩椅上都坐着体验者。记者发现,这里的足浴盆根据功能和材质不同,价格从近200元到1000多元不等,皆具有加热、按摩、杀菌、气泡、冲浪、红外等功能,日均销量都在10台以上。足浴盆的热销只是保健器材销售的一个缩影。据中国保健协会的粗略统计,全国生产和销售保健用品的工商企业有2.23万家,2010年这一领域的销售额是1000亿元,近20年来这个数字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但是,当你正热火朝天地使用这些保健器材时,可曾考虑过它的效果究竟有多大?目前国内的保健器材仅针对安全性进行检测,效果如何却多由企业说了算。有业内人士指出,那些所谓能防病强身的保健器材,可能只是消费者的美好愿景。
令人纠结的功效
走进王大妈家里,记者就被眼前的阵势吓了一跳,厨房里是4000多元的自来水净化器,卧室里是6000多元的保健床垫和万余元的保健椅,客厅里更是放着很多不知名的保健药品。今年73岁的王大妈5年前患了脑溢血,行动不是很方便。没得病前,扭秧歌、跳交际舞、打麻将是她的主要生活,可生病后,性格活跃的王大妈每天只能呆在家里疗养。几年过去了,病一直没见好。现在王大妈最热衷的就是搜集各种医疗广告,从电视上看医疗讲座以及参加保健品的体验活动,看到有符合自己病情的保健品和仪器,就不惜重金购买。王大妈的女儿告诉记者,为了买这些保健品,老人已把多年来的积蓄花光了,儿女们逢年过节给的孝敬钱也都被王大妈用来买保健品了。“花钱买这些东西不怕,怕的是她乱吃乱用,反而整坏了身体。”她说,现在老人一发了工资还是经常偷着买各类保健品或者器材,怎么劝都没用。
杨大爷也是保健用品的忠实拥护者。前些年保健器械刚兴起的时候,他就花1.5万元买了一个理疗床,说是又能降血脂、降血压,还能软化血管,总之是包治百病。可用了不到半年,他感觉没什么效果,理疗床就被闲置了。最近,杨大爷又迷上了降压手表。销售商告诉他,这种手表有正规的专利文件和经营许可文件,虽然是保健品,但对控制高血压很有帮助,曾做过临床实验,很有效。听完介绍,杨大爷一动心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块。回家后他就把降压药给停了,可用了一段时间后,血压非但没降,反而升了不少。“原来高压只有150,现在成180了,还不听劝,非要继续戴,你看,这表带儿太短,手都被勒出血印子了,还不肯摘。”杨大爷的老伴着急地说。
在李女士的家里,拔罐器、按摩棒、按摩垫、血压测量仪、浴足盆……杂七杂八的保健器材堆满了客厅的沙发,有些表面上沾满了灰尘。“这些都是我公公买的,不过已经很久没用了。最近他又看上了一套针灸设备。”李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上个月,社区组织义诊,于是李女士让黄大爷去测测血压,可是黄大爷却跑到旁边一家卖保健饮水器的店面去测,随后还免费得了一小桶水。据业务员说那水有降压降脂之类的功效,黄大爷不但留下电话、地址,还答应将掏钱买那高达几千元的饮水器,李女士知道后制止了公公的行为。现在,李女士已经为黄大爷买了按摩器、浴足盆等一大堆保健器材,可就在上周,黄大爷又看上了一套针灸治疗仪,李女士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周先生则是理疗床的受害者。“明知作用不大还是要买,不买老人就不高兴,为这点事引发家庭矛盾没有必要,花钱就是买老人一个心理安慰。”周先生说,他是两年前给妈妈买的一张治疗床,母亲认准了这个床能包治百病,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效果。
这些功能多样的保健器材,其效果宣传堪称神奇。一款足浴盆宣称“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及经络气血运行,防治高血压、高血糖,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还可杀灭各类病菌”。一款按摩椅则宣称“能够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等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然而,如此神奇的保健器材,其实际效果却让不少消费者倍感纠结。半个月前,苏先生的女儿花1.8万元为他买的一款宣称“能够调整血液循环,防治高血压”的保健椅。坐了半个月,苏先生的血压不降反升。李先生则因被足浴盆烫伤而向媒体投诉:“本想买个足浴盆强身健体,改善糖尿病,除了脚被烫了个泡,啥用也没有。”
有利可图的前提下,保健器材行业规模瞬间膨胀,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众多器材企业在销售中一味强调产品、性能与价格的不同,根本做不到产品质量、疗效、售后等相关问题的保障。
保健器材不是医疗器械
这些“神奇”的保健器材被消费者使用后,效果和销售时商家说的大相径庭。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建文教授认为,关于保健器材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大部分企业执行的是本企业的标准,现状是厂家生产水平良莠不齐,产品也是鱼龙混杂。而保健器材的实际效果没有来自国家层面的硬性规定,全凭企业说了算。
目前,保健器材大多在宣传上让人误认为是医疗器械,能达到治疗的作用,殊不知凡是按摩、振动类的保健器材均不属于医疗器械,达不到治疗或者辅助治疗要求。保健器材在销售之前会经过质监部门检验,但是这种检验只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比如说看其是否有漏电隐患等,而对其实际使用效果则没有纳入检测范围,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标准,所以一般只有等到某一款保健器材对使用者造成不良影响后,才能得出实际效果不合格的结论。
针对时下人们热衷保健现状,医疗专家提醒说,要选择合适自己身体的方式和保健器材,各种设备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保健器械不是治疗器械,对疾病并无明显的疗效,但对身体有一定功效,对于普通的脊柱、经络方面的劳损、劳累有效果。可是,目前很多人无限夸大了它的功效,使其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现在一些人在使用某种医疗器械时就会停止服用基础药物,就是非常不可取的。
例如按摩类的保健器材,也就能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至于其他的效果涉嫌夸大,乱用反而可能起副作用。专家指出,按摩椅对缓解疲劳有效果,但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患者和体弱的人不宜用。因为按摩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病,而骨质疏松者按摩力道太大易骨折。瘦弱者因皮下脂肪较薄,若直接按摩关节部位,容易刺激骨膜,引起损伤和无菌性炎症。就算是身体健康的人,一次按摩也不能超过20分钟。理疗床主要是通过按摩、远红外照射、磁疗来促进康复,但这种器材不适合肿瘤患者、体内有起搏器、支架等心脏手术后的病人;比较适合办公室白领用来缓解疲劳,保健要有针对性。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危重病人则不适合使用足浴盆做足疗。因为病人的病情不稳定,使用足浴盆引起的足部反射区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除了要了解各种保健器材的主要功效,在购买时一定要看产品是否具备相关权威部门的鉴定、实验证明、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和厂家的保修承诺,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完善,在使用中要注意体会是否对身体有保健和辅助治疗的效果,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健康和使用安全。购买保健品时勿忘索要发票和购物凭证,并妥善保存,以便事后维权。此外,不要轻易参加某些厂家、商家的讲座,也不要留下自己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以免上当受骗。(见习记者何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