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海王10年画饼:募资项目屡被弃热点再起谁买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14日   来源:时代周报

     6月,在公告栏沉寂了2个月后,海王生物(000078.SZ)接连发布5条公告,正式宣布了公司的短期走向:4日,宣布进行新一轮定增方案,大笔投入药企“新宠”医药物流领域;10天后,决然抛弃曾为其带来“资本光环”和446%的累计涨幅的甲流疫苗概念。

    

     公告接连发布后,投资者根据海王生物近10年的发展,描绘出一个“画饼”的故事:10年前,因巨能钙项目,海王生物称“我们将募集资金投资巨大项目”获得市场一片看好;一年后,公司宣布因项目风险较大,投资告终。

    

     2009年,甲流横行,海王生物称“建成亚洲第一大甲流疫苗生产基地”,市场依旧欣喜,一年后公司宣称因亏损过大,投资撤出;当下,新医改施行,在医药物流成为药企竞相追逐的热点时,海王生物表示“公司将募集资金进行此项目建设”。

    

     三次高调“怀胎”,两次“流产”,对于这个故事,市场已然灰心:投研机构不再热点关注,业内保持理智一片冷淡:“画饼充饥,尚且有个盼头,海王生物这个饼,画的时间太长了。”

    

     “海王生物连续的市场行为是会降分的,题材和概念最大的吸引力是新鲜,但题材再好,运作题材的主体在运作过程中,却没有被证明有发现、运作、完善题材的能力,以带给企业更好的增长,这必然会出现审美疲劳。”深圳资桥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陆玮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海王生物是老牌的药企,但客观说,它并不是一个主流的角色,那么多年主导产品在市场上的覆盖面都不是太突出,原因很多,但企业过于寄希望于资本运作来寻求题材运作与本身实在的生产发展状况,两条腿是不平衡的。”

    

     纵观海王生物这一发展转折,均与新医改有关:放弃甲流疫苗,因新药典颁布后,疫苗上市前的工作增加,公司预计在未上市前,相关公司将产生巨额亏损;而发展医药物流,则与新医改下政府对于下游产业链的支持而来。

    

     甲流概念光环褪下

    

     “从本公司全局角度看,控股子公司海王英特龙的流感疫苗业务在未来几年内无法构成核心业务,海王英特龙本次转让了JV公司的股权,并不会对本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产生重大影响。”海王生物董秘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然而,上述言及的各个公司,一年前却是海王生物功臣。2009年,甲流肆虐全国,在板蓝根与各种消毒产品充斥人们生活的同时,A股市场也因这场危机掀起了一轮资本浪潮。海王生物便是其中受益颇多的主角之一。

    

     2009年下半年,海王生物牵手全球流感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成立深圳葛兰素史克海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JV),以开发和生产季节性流感及大流行流感疫苗为主。此时,海王生物表示:将建成亚洲第一大的甲流疫苗生产基地。

    

     在全面抗甲流的背景下,海王生物这一举动获得资本市场极大关注,股价一飞冲天,曾在3个月内创下315.68%的暴涨纪录,累计涨幅一度高达446%,曾被誉为“甲流第一股”。

    

     短暂的资本市场火热后,随着甲流疫情的控制,在2010年海王生物年报中,除了一笔300万元的政府补贴外,海王生物对甲流疫苗的描述仅为8月份,持股JV60%股权的海王英特龙向葛兰素史克出售9%的股权,转让第一步迈出。

    

     2011年5月,海王英特龙发布公告称:JV公司已为生产流感疫苗完成了安装相关设备及生产基地的准备公司,并于2011年5月9日开始试产流感疫苗产品。但还未等市场高兴多久,6月14日,海王生物发布公告:全身退出与葛兰素史克关于深圳海王的合作,至此,海王生物的甲流概念落下帷幕。

    

     对此,海王生物董秘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本次海王英特龙退出JV公司,对于本公司及葛兰素史克都是件令人遗憾的事,但对双方同样有利,鉴于中国药典修改对JV公司的影响,双方认为由葛兰素史克独资控股合资公司更加符合双方企业产品战略发展规划。”

    

     据记者查询,自JV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0年JV公司仅实现营业收入1709元,净利润亏损了4568万元,今年前5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亏损1119万元。

    

     自成立到如今退出,海王生物因此产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约为-870万元。另双方最终分手的原因为2010年新药典颁布后,甲流疫苗上市前工作增加,未来几年内JV每年仍旧产生巨额亏损所致。

    

     海王生物董秘办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本次股权转让后,不但消除了JV公司持续亏损对其业绩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收回2.25亿元的现金,使海王英特龙得以集中资金发展以自主创新为主体的优势产业。”

    

     对此,安邦分析师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医药企业借助概念是常事,但关键是如何进行操作,如果当初甲流概念海王生物认真在做,大家不会不知道,但现在市场觉得是在糊弄和弄噱头,市场不会选择相信。”

    

     热点再起谁会买单?

    

     6月4日,海王生物发布公告:对今年2月公布的定增方案进行大幅瘦身,砍掉一个募投项目,发行价从10.67元降至9.69元,募资规模从14.43亿元下调至10.67亿元,砍去了26%。被称“壮士断腕”。

    

     对于定增调整原因,海王生物董秘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鉴于原定计划中的部分项目中获取外部批文方面需要的时间较长,为了不影响非公开发行的进度,满足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因而进行了调整。”

    

     对此,业内一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海王生物此次定增调整,实际是现实所逼。”据其一季报显示:海王生物应收账款13.4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峰。同时,海王生物资产负债率也达到78.36%的历史警戒高位,另合计短期资金压力达14.67亿元,但海王生物账上只有8.33个亿,短期资金链缺口6.34亿元。

    

     在甲流疫苗不再成为海王生物宠儿后,医药物流成为其此次定增的主要对象,10.67亿元的募集中,有8.5亿元拟投向阳光集中配送中心,即下游医药物流链环节。其2010年年报显示,海王生物78%的营业收入、35%的营业利润来自毛利率只有7.36%的医药物流业务。

    

     对于公司新发展,海王生物董秘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1年5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要形成网络布局合理等药品流通体系,具体发展目标为形成1-3家过千亿、20家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药品流通企业,由此可见,国家新医改和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医药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和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对此,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海王生物现在想介入这块领域难度很大,医药物流已经炒过来,国药、上药等大型企业收购步伐已经基本停止或减缓,地盘分得差不多了,海王生物已错过最好的时间,它只能在局部上有所收获。”

    

     据海王生物2010年年报显示,全年医药商业流通业务的销售收入为30.89亿元,,同比增长59.62%,并占营业收入的78%、营业利润的35%,但毛利率却仅7.36%,且年增长率有限,只比2009年提升0.24%。

    

     短短几年内,海王生物的主营业务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对于市场“画饼”的指责,海王生物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从未借助概念炒作,原致力于发展流感疫苗业务是非常谨慎和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所作出的决定。”(作者:梅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