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安徽模式分析 低价中标致采购不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23日   来源:时代周报

     6月19日,李强(化名)医生忙碌了一上午。他工作的地方是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小岗区卫生服务站。

    

     这是个不大的诊所,四间门面,约160平米。但病人很多,记者和他不到5分钟的谈话被打断4次,随后的采访只得趁午饭的间隙进行。

    

     仅李强一人,平均每天就要看30个病人。李强认为,“比医改之前相比,工作量加大了”。

    

     小岗区卫生服务站取消了合肥市自2006年起实行13%的药品加成率,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这给患者带来的最直接实惠就是药价比以前便宜。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鑫院长告诉时代周报,“我们现在进药由政府指定,都是同类药品中价格最低的那一家。”

    

     李鑫对目前的药价表示满意,“现在都是零差价销售,价格肯定比外面便宜。”

    

     安徽药品招标实行“双信封”制度,第一个信封就是质量。用李鑫的话说,只有质量合格,才能去比价格,所以质量绝对有保证。

    

     药价便宜,是缘于安徽省自2009年度11月起逐步推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这一改革由安徽首创,因此也被称为“安徽模式”。

    

     安徽官方消息称,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医院通过集中招标采购400余种基本药物,且全部按照采购价出售给患者。

    

     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机制也是改革目标,安徽确定“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是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举办和发展费用由政府负责,运行费用通过服务收费和多渠道补偿承担”。

    

     经过一年多实践,获得高层嘉许的“安徽模式”或将在全国推广。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日前表示,未来2-3个月,将在全国集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

    

     “安徽模式”的推广早有征兆。去年发布的关于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56号文,就是以安徽省试点经验为“蓝本”。

    

     就在今年1月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时也明确提出,各地要借鉴安徽的经验,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此后,又有多地医改方案中将基层综合改革写进文件,并借鉴安徽经验开始了相关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