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医药流通行业向“集约化”发展要警惕垄断苗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2日

     生意社6月2日讯 美国和欧洲的医药流通是什么样子,似乎成了引导和预见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未来的标杆。以美欧发达国家医药流通格局为影像,大商业、小商业、资本和政府联合发力,一场医药流通行业的“造胖运动”正在大张旗鼓地展开。

    

     时势造“胖子”

    

     “时世造英雄”,企业战略研究的首要出发点是对行业大势的研判。早年,当医疗体制改革将矛头集中在医药流通行业的时候,有识者立刻将美欧等发达国家医药流通行业格局书写给中国,于是,某国只有3家、5家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观点,成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未来格局的楷模。因此,医药流通集约化的潜台词就演化成了“扶大灭小”的行业大势。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的许多时间,医药流通的许多政策规则,人为地倾向于大商业;于是,争端众起,类似规则被迫陆续取消。但是,由于为“大商业格局”唯是的固化观念,这种“扶大抑小”的影子在对产品的招投标规则里仍然呈强势。

    

     有政府规则明确的导向,加上行业共识,大商业拼命增加体量,到处实施兼并重组,攻城略地;大资本虎视眈眈,与大商业快速“闪婚”,期望在未来的垄断格局中分羹;中小医药商业战战兢兢,胆子大的在观望,胆子小的委曲求全,放弃企业家梦想,成为大商业集团的“脂肪”。

    

     于是,医药流通行业的“胖子”快速诞生了。他们有充足的资金,丰富的区域布局,营业规模翻倍增长。但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子单元各自为政,资源过剩和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谋求公权垄断方面屡有成效,管理与服务水平却更加落后,药品流通费用居高难下。他们本着“剩者为王”的幻想,凭借资本的实力,一方面医药流通业务投资收益倒挂,虚汗横流;另一方面,在不断地通过兼并重组,胡吃海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