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谁说良药须苦口 中药需要新思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6日   来源:人民日报

     生意社4月26日讯 一个进步的医学体系,应该是开放而兼容的。一门科学拒绝发展和创新,必然会停滞和倒退。如果中医只会重复古人,则永远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

    

     最近,一位朋友用中药调理身体,医生给他开了一个月的汤剂。服药一周,颇有起色。恰在此时,公司派他出国。如果停药,势必前功尽弃;如果带药出国,煎药成了难题。正在犯愁之际,北京国医堂给他推荐了中药配方颗粒,令他喜出望外。

    

     原来,这种配方颗粒是把每一味中药分别进行“全成分”提取,浓缩成颗粒。病人来抓药,有几味药,就配几种颗粒,分装成小袋,如同速溶咖啡,无需煎煮,即冲即饮。

    

     “一抓一大把,一熬一大锅,一喝一大碗”,这曾是中药给人的印象。面对苦涩的黑汤,不仅外国人觉得“像垃圾一样难闻”,就连中国人也难以下咽。其实,“良药”未必非“苦口”,“可口”未必非“良药”。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使喝中药像喝咖啡一样简便,为中药走向世界开辟了新思路。

    

     当然,也有人不认可中药颗粒配方。他们认为,自古以来,中药汤剂就是熬的,一旦变成颗粒,还叫中药吗?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古人之所以采用砂锅熬药,主要是限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药提取技术为什么就不能改变呢?从“熬”到“冲”,从“苦口”到“可口”,中药的形虽变,神犹在。这正如古代中国人穿长袍马褂,今天穿西装革履,服装变了,但并没有变成“洋人”。

    

     其实,关于中医药的变与不变,中医界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是,中医只能靠号脉、开方等传统手法治病,不能采用核磁、CT等现代化设备,否则就是“中医西化”、“丧失中医特色”。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医不能因循守旧,只有吸收一切现代科技,才能避免被历史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