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4月18日讯 2011年年初,用作儿童退烧药的尼美舒利“在中国有数千例不良反应和数起死亡案例”的消息传播开来,到3月形势逐渐严峻,生产企业和药监局均面临挑战。
王芳李丽
3月底的一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药监局”)紧急召集了全国15家尼美舒利相关生产企业抵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
那场突然召开的会议被称之为“沟通会”,药监局希望听到各企业意见。然而,与会的15家厂商代表义愤填膺,他们围着当局强调“尼美舒利在中国10年来并无死亡案例”。药监局各司长逐渐无法招架,不再对提问进行回答,争论最终不了了之。会议未能对尼美舒利得出结论。
此时,刚刚获得尼美舒利颗粒剂批文的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部分车间开始停工。黑龙江瑞格制药有限公司的2000多箱尼美舒利产品被陆续退回。主打产品为瑞芝清(主要成分是尼美舒利)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康芝药业股票遭遇紧急停牌和复牌大跌。
2011年年初,用作儿童退烧药的尼美舒利“在中国有数千例不良反应和数起死亡案例”的消息传播开来,到3月形势逐渐严峻,生产企业和药监局均面临挑战。
还原
追根溯源,最早作出报道的是2010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儿童慎用解热镇痛药》,报道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这句话,源自11月26日“2010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发布的新闻稿和论坛专家发言。后在传播过程中被称为“夺命药”。
论坛结束后,主办方方面发给与会记者的现场录音速记中显示,上述数据源自首都儿科研究所教授陈慧中的演讲。陈慧中在演讲中表示“尼美舒利……已经用到了销量是儿科第三位,那么不良反应从2004年1月到今年4月的来记入,大概不良反应有4703例,其中死亡3例……当然这个资料,没有在文章上公开的发表,但是死亡病例是确有其事的。”
截至发稿,记者未能联系到陈慧中。
这场2010年11月26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的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往年从未召开过,也找不到任何官方介绍信息。论坛邀请函显示,论坛主办方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际医药交流中心”,承办方是“上海耀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是“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康芝药业提供了两封完整的转发自强生内部的邮件和四封邮件截图显示,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正是这个论坛的策划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