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4月6日讯 委员建议:护理院也要纳入医保体系,同时公立医院的护理费要调整定价,为转型做准备。为了促进护养机构对接,政府应该给养老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补贴,用于服务养老事业。
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老年患者长期押床,而一、二级医院却有不同程度的病床空置;另一方面,本市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医疗资源。针对这种现状,本市试点推广了护理院,整合现有基层医疗和养老机构。在两家试点护理院中,一家民营医院进展比较顺利,而另一家公立医院因医保、收费政策等条件限制,进展不畅。
●记者调查
民营医院试点顺利
几位老人围坐在桌旁,手里拿着歌词,边聊天边唱歌。旁边还有老人在打牌、看电视。这幅温馨的画面出现在丰台颐乐之家敬老院。与一般敬老院独立选址不同,颐乐之家建在丰台康泰医院内,占用了医院的三层住院楼。这里也是本市第一批试点护理院之一。
据颐乐之家敬老院院长李淑芳介绍,敬老院于2008年底成立,与康泰医院隶属于同一家公司。“这里就是以前医院的住院部,我们把病房改造成了标准间。”病房改造的居室具有先天优点:病房原有的呼叫设备等还基本保留,方便为老人服务;楼道里也保留了原来医院的扶手,老人们可以把持着做一些康复运动;最大的便利还是就医,由敬老院的标准间走到医院门诊大厅,只需几分钟。
李淑芳院长介绍,敬老院的老人们在康泰医院就医可享受医保报销,而且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先于其他患者就医。
公立医院进展不畅
记者近日来到另一家试点护理院——西城展览路医院,发现这里的护理院推进工作并不顺畅。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表示,护理院的试点工作还在推进之中,目前医院内科可以为老人提供相关服务,但病房床位比较紧张,需住院的老人要排队等候。
北京市卫生局向市政协提供的材料显示,目前护理院试点工作已完成了设置标准、出入院与转诊标准、服务标准、质量标准、平价标准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但现行的护理收费标准过低,使得公立医院试点病区按护理院运行入不敷出,导致医院积极性不高。
另外,医院转型必将涉及原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的分流和业务转型,专科人员若转型为康复护理专业或分流到社区,个人收入将减少,导致原有专业技术人员分流困难,这也成为试点医院的棘手问题。
●委员建议
护理院需纳入医保体系
对于目前一二级医院向护理院转型遇到的困难,孙力建议,首先要打破政策瓶颈。比如按照现行医保政策,康复护理院若不是医保A类或专科医院,患者未选,则不能报销。若已在大医院住院超3个月再转诊至下级医院,则无法继续享受医保报销。“这就需要医保政策做出调整。”
另外孙力建议,护理院也要纳入医保体系,同时公立医院的护理费要调整定价,为转型做准备。为了促进护养机构对接,政府应该给养老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补贴,用于服务养老事业。在医院人事政策方面同时进行调整,鼓励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最后还要推动护理保险的发展,护理院建好了,还要让老人有钱去住。
●卫生部门
已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针对市政协委员关于整合基层医疗与养老机构的方面建议,北京市卫生局在通报材料中表示,目前已在规模较大养老机构设置标准医务室、配置全科医护人员;将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逐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尝试护理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中的“护理院”实现资源与功能共享。
针对转诊与报销问题,已向市人保局建议制定政策鼓励患者有序转诊,并将护理院中的医疗项目纳入医保。
对于公立护理院护理费价格问题,已于2010年向相关部门上报调整护理费收费标准的申请,目前正等待批复。
对于完善人事政策问题,建议市人保局制定政策,鼓励专科医生经培训后转为康复专业或分流至社区,成为全科医生。
●委员调研
敬老院缺少医疗支持
“敬老院需要医疗服务,而一些基层医院又没有太多病人,两者应该进行整合。”市政协社法委特邀委员孙力告诉记者,委员们对本市多家敬老院和一二级医院进行了走访,发现敬老院由于缺乏医疗资源,老人看病不方便,即使设有医疗机构的敬老院,看病也不能报销。
孙力还发现,敬老院设立医务室聘请医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些小型敬老院难以支撑。而社区医院因为给敬老院送医送药几乎没有利润,因此主动与敬老院合作的热情也不高。(王歧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