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3月24日讯 如何增高,使得许多身材偏矮的青年朋友和孩子的家长费尽心思。近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日常处理消费者咨询“增高”的问题和相关投诉,发布“消费提醒”,谨防“增高产品”宣传陷阱。
消费提醒中明确介绍说,市场上常见的三类增高产品有:一、极少数非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所谓增高“药品”。这类“药品”没有药品的通用名称、说明书、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等标识,全凭医生当场口头告知消费者如何使用。二、组合产品。即一些含有钙成分的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增高鞋、助长器、助长仪等,是商家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临时任意搭配的。三、无中文说明的“三无”产品。商家介绍产品时,宣称是原装进口、不需要中文标识。
消费提醒强调,迄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从未审批过任何有“增高”功能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医生通过检查并诊断后,对一些身材矮小的人开具了一些药品或者保健食品,如生长素、微量元素补充剂类药品和具有改善生长发育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这些产品通常用于治疗因身体某些疾病而导致生长迟缓或偏矮的症状,而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既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也不能宣传药效,仅仅用于对矮小症状辅助治疗。
消费提醒还向群众介绍了常见的三类增高产品的宣传陷阱:一、广告词夸大疗效。“增高药”广告宣传中出现的最多的就是“最有效的增高药,快速增高5~8厘米”等保证疗效的宣传词。二、假借专家真忽悠。为了利益不惜宣称“其产品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卫生部指定增高产品”等假借国家机构或专家的名义保证产品疗效的忽悠行为。三、无中生有编功能。市场上普通食品宣称可以增高的情况常常出现,更有的是一些经过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肆意夸大保健食品功能,如某保健食品批准的是“免疫调节”功能,宣传中却编成具有“增高”功能。
广州市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增高产品,切勿轻信广告宣传。如有增高需求的,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如确需要购买市场上的增高产品,请在购买前了解所要购买产品的详细情况,保留购买票据。
(陈淑华黎彩洪林倩妮)
相关链接
人的身高除受人种、年龄、营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之外,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遗传基因通过人体分泌的生长素所控制,生长素可促进骨骸、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增长、使身体长高。如果生长素分泌过多,会成“巨人”或“肢端肥大症”;分泌过少,则成“侏儒症”。侏儒症是指身高低于120厘米的人。一般来说,身高高于120厘米,男性低于145厘米,女性低于135厘米,属矮小身材,不一定有生理上的异常。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