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我国原料药出口存在五大问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14日   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意社3月14日讯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出口产品中的结构性缺陷比较严重,传统的价格优势也在逐渐丧失。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原料药出口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大品种产能呈现周期性过剩,价格起伏较大。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大多品种老、附加值低。以2010年出口统计为例,出口的223个编码商品中,均价超过100美元/公斤的有27种,占12.11%,但出口额占全部原料药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5.59%。47%的原料药品种出口均价在10美元/公斤以下。可见,我国原料药结构性缺陷比较严重,高端原料药比例过低。众多原料药生产企业博弈于低端产业链,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其结果是低价竞争愈演愈烈。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看到什么产品出口价格上涨就盲目上马或扩产,很快就造成市场严重供过于求,重新跌入恶性竞争的泥潭。如青霉素工业盐、VC等大宗品种都是如此。这种周期性恶性竞争的怪圈,形成了中国原料药产业中的痼疾,既消耗了许多重要资源,又极大地损耗着企业的元气,严重阻碍着原料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成本上涨较多,难以转嫁给进口商。中国原料药历来以价廉物美著称,低廉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是进入国际市场最大的和传统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传统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2010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较多:首先是环保标准的提高,迫使一部分企业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出,增加了重置企业的成本,就地改造环保设施的企业,投入成本也大大增加,且每年还要支出较高的维护成本;其次是人力成本增加,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些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了20%~30%,而各地发生的“用工荒”更是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三是原材料涨价,煤、水、油、电、运输等成本普遍上涨,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但许多产品的出口价格不仅没有同步增长,而且同比还有下降。很多出口企业表示,上升的成本只有30%~50%能够通过沟通由客户分担,大多数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强化管理甚至牺牲利润来自己消化,压力很大。

   

  三是出口退税前景不乐观,竞争优势减弱。出口退税是国家对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的促进措施,但是随着低碳、环保等政策的逐渐深入,原料药的出口退税前景越来越不乐观。由于许多原料药属于“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3%降为5%,直接影响了原料药的出口价格。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多数产品出口退税率回升到9%,部分产品回到11%,但要恢复到13%~15%的水平相当困难。虽然生物医药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原料药中的部分产品也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但由于大多数原料药海关编码都是综合码,所以要想提高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也非常困难。近年来,一些产品的出口报关编码归类争议也越来越多,由于不同编码的出口退税率相差6个百分点,不同的归类结果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使我国一些产品在和印度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是人民币有升值趋势,经营风险较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是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6.5849,创汇改以来新高。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在施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依然有升值的趋势。相对于外贸企业3%左右的利润率,再考虑到金融危机以来多数国家货币贬值的因素,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企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签单意愿,对汇率变化的担心直接影响到原料药出口贸易的发展。

   

  五是产业链延伸不足,在与印度的竞争中差距较明显。印度是中国原料药出口的最大竞争对手,总体上讲,中国原料药在出口量和部分大品种上相对印度有优势,但在下游产品的竞争上,印度明显占优。2010年,印度从我国进口的原料药均价超过欧美国家,反映出印度在原料药下游产品或品牌质量上加大了发展力度,中、印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有可能拉大。因为印度本来就在企业国际化程度、获得高端市场质量认证、开拓欧美和非洲制剂市场等方面领先于我国企业,我企业如不注意发展原料药产业链和高端市场,就有沦为印度企业原料药加工厂的危险。(谈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