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全国布局渐成 新上药重心转向工业并购及研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3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生意社3月3日讯 “新上药看重的不仅是这4只新药,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3个技术平台。”在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医药”)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旦张江”)重大新药创制研发的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如是说。

   

  根据协议,上海医药将在未来6年出资1.8亿元与复旦张江共同进行包括多替泊芬、重组高亲和力TNF受体、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LVCR)和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全面合作。借助此次合作契机,上海医药一举进入基因工程、脂质体、光动力药物三大研发领域。

   

    空降新药

   

  这4只新药除了重组高亲和力TNF受体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其余3个药物均适用于抗肿瘤领域,涉及光动力药物、基因工程药物以及脂质体药物传输研发平台。

   

  其中,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已经进入Ⅱ期临床阶段,重组高亲和力TNF受体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为第三代脂质体药物,今年将正式开展临床研究,有望上市后成为淋巴瘤的基础用药。多替泊芬以及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根据协议,上海医药将承担上述4个合作项目研发费用的80%,相关权益归上海医药、复旦张江双方共有,分别享有每项药物收益权的50%(大中华区)。在药物开发成功之后的生产制造及市场营销方面,上海医药享有优先权。

   

  “上药需要的不仅是规模,还有规模后可持续的长久动力。这标志着上海医药走上开放式研发新路径,即除自主研发之外,同时可走借助研发优势企业的基础,双方合作进行研发的新途径。”吕明方称,这是一种市场化机制下的合作。为此,上海医药计划建立10个类似的合作实验室,希望用市场化的力量反过来推动上药现有研发队伍的转型,以此为开端加快研发转型,推动创新药研发战略。

   

  此前的上海医药以封闭式的自主研发为主,受人才、资金以及内部激励等因素的制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去年,上海医药挖来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姜远英担任副总裁主管研发,其强化研发的决心已然明朗。对于这4只新药,姜远英表示,已经研发到了一定阶段,风险在可控和可承受范围内。

   

    超值买卖

   

  在上海医药目前的产品结构中,普药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其中1/4是基本药物。吕明方认为,这虽然适合中国目前的药品市场需求结构,但对新上药的发展来说,创新非常迫切。目前上海医药的研发投入是其工业销售额的3.5%左右,这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将来的投入水平要达到6%~8%,通过发行H股募集的资金也将有一部分投入研发。除了加强自身研发力量之外,还会直接购买已经完成或者临床阶段的研发成果。

   

  作为研发型企业的复旦张江,上海医药持有其29.6%的股权。根据2010年三季报,其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5360万元,同比上升了33%。其中的1.5%来自技术转让,2009年同期该数字为5%。复旦张江目前有4个药物研发平台,多个项目处于不同开发阶段。其发布的公告表示,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进行,其费用也将不断增加,进入产业化项目的增多也会使其投入大幅增加。以部分项目与上海医药进行合作,不但可实现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项目的价值,同时也可以获得资金以有效支持产业化的发展。

   

  至于1.8亿的交易对价是否合适,不妨作一对比。去年,赛诺菲-安万特曾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上海生命科学院购买了一项抗肿瘤药物专利,与此相比,上海医药此笔交易的性价比已经能够显现。吕明方也坦承,只要有一个品种能最终成功上市,1.8亿元的投资就没有风险。

   

    重心转移

   

  去年,上海医药南下北上,并以35.7亿元全资控股CHS,创造了商业分销领域并购的最高记录,将其分销网络从上海拓展到全国。对于今年的计划,吕明方称将仍然关注华东、华南、华北三大区域的分销网络建设,但将更关注工业并购及研发推动。

   

  根据上海医药三季报,去年1~9月,其医药工业销售收入61.05亿元,同比增长13.56%;毛利率51.55%,同比提升1.23%。1~9月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17.02亿元,同比增长21.38%,但毛利率下降0.63%。分销网络的建立需要速度,这是上海医药把去年的重心放在医药商业并购上的重要原因,但微利促使上海医药必须谋求医药工业的发展,这也体现了上海医药价值链的转型和升级。

   

  业内人士分析,上海医药顺利登陆H股之后,其募集的资金将有助于加快其工业并购的步伐,不排除下半年将可能有所斩获。上海医药产业链的延伸也不排除其通过资本运作来涉足生物诊断试剂等其他领域的可能。而在与复旦张江合作开发的这4只药物中,除了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之外,其他均为普通剂型,子公司新先锋药业目前已有两性霉素B脂质体生产线,可以推测最终上海医药极有可能揽过生产和销售两环节,也将藉此实现在专利药和原创药领域的突破,实现其全国地位的提升。(作者: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