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电子病历”在京试点获好评 未引发医疗纠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1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生意社3月1日讯 从今年起,北京市财政将出资2900万元,用5年时间完成全体居民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平台的建设。目前,北京的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同仁医院等9家试点医院。

   

  2月14日,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强调,要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电子病历指的是患者在医院中接受的所有治疗信息,如诊断、检查、手术治疗、药物、处方、出院情况等,将统一汇集到总索引库,且跟随患者健康状况实时更新。与目前的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调取更便捷,不论患者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只要输入患者的姓名或病历号,患者的病历及病史便可调出。以后,患者带着一堆检查资料到医院求诊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电子病历到底能给医患双方带来哪些好处?记者在北京几家医院进行了调查。

   

    让患者很“头疼”的纸制病历本

   

  2月23日上午,在北京市西城区某三甲医院的门诊挂号处,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挂号的病人手中都拿着崭新的病历本。而对于这些病人来说,一本新的病历本也仅仅限于这次看病。为什么每次看病都要买新的病历本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几位前来就诊的患者。

   

  “哎,匆匆忙忙地,这次又忘带病历了!”在诊室外的座椅上,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几乎每次来医院都要买一个病例本,有时候也不怪我忘性大,像我这样几年才生病一次,谁没事老留着它啊。忘带就再买一本呗,反正也不贵。我现在就敢断言,看完病回家就又不知道放哪了。”

   

  然而,他的麻烦还在后面。

   

  “你先去照个片子吧。”医生的话让小伙子很诧异,他对医生讲:“我上星期来看病时照过了,同样一个病怎么重复做检查啊。”

   

  “这不怪我,首先上次的片子你今天没有带来。其次,我没有看到片子怎么对你进行正确诊断,这也是对你负责。”医生说。

   

  “病历本买了一本又一本,同样的检查做了一次又一次。麻烦不说,这看病的成本也高出不少。”小伙子说。

   

  带父亲来看病的刘先生则笑着告诉记者:“本来老人家记性就不好,谁能记得住这种事啊。我们基本上是去一趟医院就买一个病历本,家里都攒了厚厚一摞了。”据记者了解,这样的事情在患者中很普遍。

   

  那么,电子病历的出现能否改变这一切呢?

   

  答案是肯定的。

   

  电子病历来了,患者省事医生也方便

   

  目前北京已有部分医院在使用电子病历,但这种电子化的普及并非全是因为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命令,而是属于医院自发的性质。据了解,这种自发使用电子病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医院各个科室自己搞病案电子化。另一种是由医院牵头,在全院统一推广使用电子病历。可见病案电子化已经是今后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