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月25日讯 继“人均8瓶”攒够眼球后,时值“两会”召开前夕,各地关于输液方面的提案再次成为热点。近日在深圳“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加强医院门诊管理,减少患者“打点滴”。而在山东“两会”期间,近百条输液网帖同样引起了济南市长张建国的注意。福建、浙江等省的“两会”亦在讨论输液的相关议题。
而值得玩味的是,大输液产能扩建也如火如荼。仅2010年上半年,拟建和在建的软塑包装大输液项目就有几十个之多。面对“全民输液”掀起的热浪,输液行业何去何从、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行业面前。
正常释放背后
针对大输液使用量骤增的问题,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输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双鹤药业总裁李昕的理解是,我国输液销量的大幅攀升属于一种理性的增长,若单纯用量化的指标来评判将有失偏颇。
“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基层市场放量加快,而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提速,患者数量也在骤增。另一方面,短期内医生的用药习惯不会彻底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输液作为治疗手段的载体功能被日渐凸显,如冻干粉针等产品的使用都是以输液为载体的,这也是目前我国500ml和250ml输液销量均在萎缩、100ml输液销量在猛增的真正原因。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潜在市场的正常释放,未来大输液市场的增速虽不会像前几年那么快,但‘十二五’期间,每年仍会以5%的速度递增。”李昕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兴起了一股扩建、改建和新建塑料包装输液生产线的热潮。记者发现,与上一轮输液产能扩张不同的是,这一轮产能扩张中,企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塑瓶、软袋包装上,并开始着重营养性输液、治疗性输液品种的开发。
记者注意到,随着需求市场的释放,扩产似乎成为大输液主流企业的不二选择。科伦药业上市后,便将募集资金11.86亿元进行主业扩能技改,达产后输液产品总产能将增加至31.75亿瓶。双鹤药业去年也宣布将新增塑瓶输液2.35亿瓶,使其输液包装产能结构(玻瓶/塑瓶/塑袋)比重由2006年的9.1/0.8/0.1调整为4.8/4.1/1.1。而随着新项目的建成投产,石家庄四药年产能将达11亿瓶(袋),其中软袋6亿袋。当然,这只是大输液行业扩产的冰山一角。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