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企业扩张之路难行 药店化妆品市场陷“困惑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22日   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意社2月22日讯 新医改实施以后,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以及基层医疗网络的完善,对零售药店的基本药品销售和毛利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药店试水多元化经营愈演愈烈。不少药店开始大力发展"非药品"业务,而化妆品则是"非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许多连锁药店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经过一段业绩迅速提升的蓬勃发展期,2010年的药店化妆品市场仿佛进入了"困惑期":增速放缓,品牌撤柜。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外资品牌已发展成熟,国产品牌仍处于发展初期,2011年的化妆品市场仍然境况艰难。

   

    监管严格 医保药店纷纷撤柜

   

  "2010年,马应龙八宝眼霜的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国产化妆品的销售额能达到这个数字的寥寥无几。"上市仅1年半的眼霜能有此业绩,马应龙药业集团销售中心总经理王礼德颇为满意,但他也同时表示,2011年,国产化妆品尤其是在药店销售的国产化妆品会"非常艰难",原因之一是"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据了解,由于部分医保定点药店存在违规刷卡的行为,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自2005年以来,石家庄、沈阳、无锡、厦门、盐城等城市先后出台了严禁医保定点药店陈列及销售化妆品、食品、日化用品的规定,部分城市将保健食品也请出了医保定点药店的大门。

   

  医保定点药店被贴上禁售非药品的标签后,若药店继续医保定点药店的经营,就要舍弃非药品带来的丰厚利润;否则要进行多元化经营,就要放弃医保定点资格。

   

  而北京的零售药店尚未受到这一政策的约束。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叶真表示,北京目前有5000余家零售药店,其中医保定点药店仅有约100家,占比很小。而且北京的医保用户不能直接刷卡购药,只有凭加盖了医保专用章的医院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才能报销,因此也就不存在违规刷卡套现医保资金的问题。尽管北京药店售化妆品并没有直接受到负面影响,但对于有志于在全国扩张市场的化妆品生产企业来说,扩张之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