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月15日讯 《方案》的提出,将民族医药教育、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民族医疗机构等逐步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和执业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民族医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春节前,卫生部等部委印发《全国民族医药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以下简称《方案》),对3年内民族医药的发展要求和重点做出了安排。由于该方案只有3年的实施期,很多重点工作还只能算是起步或发展阶段,期望通过重点工作的实施,能为今后民族医药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本文拟从中药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探讨民族药发展的新思路。
思考一 是否应该成为成方制剂
与中药所面临的类似问题是,人们首先关心的是民族药是否应该为成方制剂,即通过药品注册实现工业化和市场流通,或者通过医疗机构制剂注册调剂,实现民族药在医疗机构之间的有限流通。如果民族药主要是以固定处方和剂型用于临床特定疾病,则可以得出民族药应该以制剂作为主要存在形式的结论。
但实际情况是,中药在此方面的现实并不是如此简单。例如古方银翘散,用于温病初起,强调随症加减变化,可以理解为对于温病初起,围绕银翘散是一个治疗方案,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药。因此,成为具体药品的银翘合剂是否可以对应温病初起的治疗,是需要解答的。
思考二 是否被归入天然药物管理
仍以银翘散为例,原方要求以鲜芦根汤煎煮,煎至香气溢出时即服,久煎则入里(不能解表),而中成药银翘方的制法是至少煎煮2次,每次2小时;银翘散每次服用饮片剂量15克,而中成药银翘方每次服用饮片低于此剂量;银翘散用于温病初起,而银翘方用于外感风热。
在对这些变异没有合理解释之前,人们有理由认为一些成药显然违背了长期以来中医对药方的基本认识和使用,以致于国家有关部门准备将一部分原来纳入中药注册管理的成方或者单方制剂归入天然药物管理,纳入的基本原则是其研究和使用不遵从中医药理论。民族药的发展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应深入研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