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原研药首次成批降价 仿制药成长机会几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意社12月24日讯 自12月12日起,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头孢曲松钠等17大类174种单独定价药品(其中多为原研药)在全国开始执行新的最高零售价。根据中国价格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在我国实行价格管制的药品中,国内有相对应通用名仿制药品的原研药有300种,本次降价的174种单独定价药品均在2009年发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之内。

   

  在历经26次药品降价之后,这一对单独定价药品"举刀"的降价政策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关注更多的是:首次成批降低原研药价格意味着什么?它是否有助于解决药价虚高?我们距离趋于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有多远?

   

    缩小价格差距

   

  "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逐步缩小原研药与仿制药之间的价格差别。"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表示。11月履新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处长宋大才近日在多个公开场合也强调了这一点。

   

  长久以来,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一直广受诟病。"在国外,专利药在专利期满之后,随着仿制药品的上市,价格会大幅降下来,但是在我国却不是这样,原研药凭单独定价政策仍然享有'特权'。"资深医药营销专家王恒说。

   

  根据我国现行药品价格政策,同一品种的原研药口服制剂,可以比仿制药价格高出30%,注射剂价格则可以高出35%。"但实际上,价格符合这一规定的不多,虽然不同品种相差倍数不一,但有的品种相差高达10倍。"中国价格协会副秘书长赵振东说。在国内一片"原研药是药品价格虚高主体"的呼声中,国家发改委把第27次降价目标对准了在307种基本药物中有对应品种的单独定价品种。

   

  为了更好地调整单独定价药品价格,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委价格司托中国价格协会对所有单独定价的原研药与其制药的价格差异与市场份额进行调研。该协会历时8个多月,对全国各地412家二级、三级综合及专科医疗机构2008年的全部药品销售数据测算,结果显示,原研药和仿制药在这些医疗机构之间的销售金额及销售数量各占半壁江山,在300个相对应的原研药和仿制药中,不同品种价格均有差异,其平均价差约为2~3倍,

   

  从最新公布的部分单独定价药品价格可以看出,此次价格调整并没有一步到位。以头孢曲松钠为例,某外资企业产品单价从93.8元降到65.7元,降幅达30%,但相对于国内10元左右的同剂型规格产品来说,价格差距仍然不小。

   

  接近国家发改委的有关人士认为,若一下子将原研药价格降到仿制药同等水平,那么跨国药企可能会对部分药品"撤市",这样就难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下调原研药价格需要给原研药生产企业一个过渡时间,而确定调整幅度则应主要参考这些药品的市场实际中标价,并结合与仿制药的价格差别倍数。"赵振东介绍说,两者价格差异倍数越大,降价的幅度就越大。在这次降价中,卡托普利原研药降了35%。

   

  "第一步是降低基本药物目录中有相对应仿制药的单独定价药品价格,下一步就要进行基本药物目录之外单独定价药品降价工作。"接近国家发改委的有关人士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对该项工作进行研究,而对于目录内的单独定价药品未来也会再次甚至多次进行调价。